第17部分 (第1/4页)

“125万的价格可能太低,屋主不一定答应,如果是130万,我倒是可以帮您和屋主争取看看。”

买方:“125万以上就超过我的预算,我恐怕就买不起了,现在,7万订金已经带来了,行不行?就现在决定好了。”

“您稍等一下,我打电话问问屋主同不同意。”

说完,即转身拨电话给屋主,几分钟后,我给这位买方回话:

“屋主同意降低至127万,这已经是特别优惠的价钱了。”

买方先是抗拒,但由于买意甚强(带足7万订金),加上业务员在旁边不断地“敲边鼓”,最后终于以126万成交。

如果没有经过当场地“讨价还价”,就不会有多1万元的利润;如果不是立刻成交,也不知买方会不会回来,就算有下一个买方,也不一定能出到原先125万的价格,何必冒这个险呢?

要多掌握利润,就应在买主出价后(假设在底价之上),立即“讨价还价”,结案成交。注意,行销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

7??????? 专业形象的促销策略

1989~1990年之间,正是台湾股市的大多头时代,股票成了全*动;因而造就了一个超高利润……股票资讯业。

所谓“股票资讯业”大略分成3类:

一 股票电脑软件。

二 股票操作书籍。

三 股市行情与技术分析。

笔者有位朋友就在这个期间从事第二、三种资讯服务而日进斗金的。

例:当年,这位朋友曾在短短的一年内,一口气出了5本“股票操作学”方面的书,外观比“儿子兵法”稍大些,厚度不过200页,每本售价高达250元,几乎创下了台湾出版社史上,书籍单一售价的最高纪录(硬体与售价比例)。由于我当年对股票完全外行,所以,不免对这么贵的书感到好奇。在一次特意安排的机会里,我请教了这位朋友:

“这么贵的书,有人买吗?”

“当然有,有几本甚至已经印第三版了!”

“哇!这种书可真好赚啊!”

朋友一听,立刻正色对我说: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赚,因为每一本的直接成本不超过12元;但这3万字的内容,你可知道,是我在股票市场中交了多少学费换来的?”

他接着又说:

“股市是一个高利润也是高风险的战场,聪明人永远享用别人的血汗换取经验。股票书和一般书最大不同是……它传授快速在股市中获利的技巧。消极一点地说,我教人家如何降低操作上的风险。因为我在书中详细说明了致胜之道与失败之因,换句话说,在这个领域里,我懂得比别人多。表面上看来,我是在卖书、卖股票操作资讯,本质上,我卖的是很专业的东西,我是以专业形象来促销我的产品。你看过敢和医生抬杠或对医生杀价的病人吗?”

这一番话让茅塞顿开。所谓“专业形象促销”,也就是最高级的促销方法,对方只有受与不受的问题,没有“议价空间”。

再换个角度观察“专业形象”的促销策略。

逛百货公司时,常会看到在某些特别摆设的摊位上,总有个服装整齐、口才流利的专业人士不断地当场示范。也许把酱油倒在衣服上,再用一种“特别配方”的清洁剂迅速清除;也许用一把经过镭射处理过的菜刀,表演切棷子如切白菜;也许当场表演煎鱼,不但不起油爆、不沾锅,而且鱼身完整……

这种现场表演的促销方式最容易打动消费者。当场掏腰饣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有人要求折扣,行销就会告诉你,他的产品和一般产品有很大的差异性,然后告诉你一些你不懂,或听都没听过的专业术语或理论,听得你肃然起敬,最后打消了杀价念头,付钱走人。

追根究底,是对方的专业形象使我们相信,这是物超所值,也是我们最需要的产品,应该让他赚这回钱。

“专业形象”的促销策略让买方愿意以对方的高“开盘价”,心甘情愿地成交。读者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消费者不敢也不愿杀价?

这是因为卖方的“专业”无形中突显了买方的不专业,再挑明一点地说,就是“他懂你不懂”。一般人不敢和医生抬杠或讨论病情,是因为当医生用很多听都没听过的专有名词解释病情时,阁下就会宣布投降;再换个角度解释,一般人初来乍到一个新环境,总是战战兢兢地先入境随俗,再谈其他,不是吗?

战术篇(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