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站��谐ご镆煌蚬�锏纳湎蚝匠蹋�饕�邮抡铰缘嫉�尚惺匝椤3∏�苊婊�560多平方公里,有14个发射区,其中多数已停止使用或拆除,梅里特岛北端有为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建造的39号发射场及其工业区,后改建为美国航天飞机的发射场,是观看壮丽的航天飞机起飞的最佳场所。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过“双子星座”号、“阿波罗”号飞船以及“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西部航天导弹试验中心成立于1964年5月,曾是空军试验靶场,1979年10月改为现名,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用航天发射基地,主要用于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试验和各种军用卫星、极轨卫星的发射。它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北面的西海岸,占地近400平方公里,场区全为起伏的丘陵。它有跨越太平洋直达夸贾林岛区的8000公里航线以及十分完善的落点定位系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于1958年,原为导弹武器试验靶场,位于甘肃酒泉以北的戈壁滩,海拔约1000米,是中国第一卫星发射场中心,拥有完整的卫星、火箭测试发射系统,高精度的跟踪测量设备,先进的控制、指挥、计算系统和配套的保障设施。一年中适合航天发射的天数高达320天。该发射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大倾角、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以“八个第一”载入史册:发射第一枚导弹和火箭,发射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胜利地实现第一次洲际导弹的太平洋发射,第一次“一箭三星”,第一次向国外用户提供搭载服务。在中国已成功发射的卫星中,有三分之二是从酒泉大地上天的。现包括“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和试验基地。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70年开始筹建、1983年建成,是中国最南端的航天发射场,目前专门用于发射地球静止卫星。它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的幽深峡谷中,四季如春、雾天极少、能见度极高,是卫星升空出发的最佳“起点站”。中心共有测试发射、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六大系统,拥有上万台各种设备仪器,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航天城。两座高大的发射架分别用来发射长征二号、长征三号和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为适应对外发射服务,中心建成亚洲最高大的卫星厂房,海外运来的“外星”首先在这栋超净的大楼里进行“体验”。

种子岛航天中心位于日本本土最南部种子岛的南端,1974年建成。它在竹崎和大崎有两个发射场地,占地平方公里,拥有发射塔、控制中心、静态点火试车台和火箭与卫星装配车间等技术设施,是日本最大的航天发射场。日本大多数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都在这里发射,而相邻的鹿儿岛航天中心主要发射科学探测卫星。由于日本渔民的反对,这两个发射场只能在每年的l、2月和8、9月渔业淡季时进行发射活动。

库鲁发射场也称圭亚那航天中心,是目前法国惟一的航天发射场,也是欧空局(ESA)开展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它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在沿大西洋海岸的一片狭长草原上。由于发射场紧靠赤道,对发射静止卫星极为有利。库鲁发射场1966年动工兴造,1971年建成,共耗资亿法郎。早期仅进行探空火箭和“钻石号”运载火箭发射。1979年12月“阿里安那”运载火箭在这里首次发射成功,至今该系列发射成功率已达90%以上,独揽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卫星发射市场。

圣马科发射场是世界上惟一的海上航天发射场,位于距肯尼亚福莫萨湾海岸约5公里的海上,比库鲁发射场更靠近赤道。海上发射场与陆上发射场不同,发射台的台柱完全固定在汪洋大海的大陆架上台面露出水面,类似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卫星和火箭由大型舰船运来。再安装在发射架上实施发射。发射场1967年正式启用,曾多次用美国的“侦察兵”等火箭发射小型航天飞行器。

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是印度的导弹试验和卫星发射场,位于印度南部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发射场于1979年正式使用,1980年7月18日印度用自制的火箭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6个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

着陆场

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着陆状态要与地面的系统进行通信,地面人员需要迅速的估计和测量出着陆点,当航天器落地(有可能是海中)后地面人员要及时地赶到那里,营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