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文章。也无愧于怀王对自己“宽大长者”的评价和令其“扶义而西”等一贯的支持和信任。不管怎么说,汉王的做法是很明智大度的,应当属于无可厚非之举(以上见《高祖本纪》、《高帝纪》)。

王文升主任在其收集整理的民间传说故事“分食父羹”一文中,曾这样描述了刘邦处理当时紧急状况的想法:

……事后,有人问刘邦:“项羽要杀太公,你怎如此大胆地讨要羹汤?”刘邦说:“我与项羽相处日久,且又交战数年,摸准他的脾性。项羽这人,恃力好勇,但少智谋,当他置太公于死地时,若是我命众将冲杀争夺,项羽这小子,非要杀了太公不可。我用仁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才救出太公!”*

应该讲这是较为接近当时情况的一种传说。

明代学者熊尚文对此重大历史事件讲得更显直接了当和贴切,他说:

学者评论古人,每事要设身处地。当时太公被虏军中,汉王还得窃负而逃否?若欲曲求生道,非委身归命于(项)羽不可,而羽此时还肯(似鸿门宴时)纵虎,身贻患否?看来看去还只有这个侥幸万一的着法,再别无做手(办法)。②

诗仙李白亦有《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云: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据实而言,当时面对如此紧急恐怖事件,刘邦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态、超常的性格及大智大勇的应激做法,至今从反恐角度来看,亦值得赞赏和借鉴。

此外,据《樊郦膝灌列传》载:“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停),掳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夏侯)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项羽本纪》亦有类似记述。又据《汉书·高帝纪》所载,汉军兵败彭城,“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过沛,使人求家室,家室亦已亡,不相得。汉王道逢孝惠、鲁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二子。滕公(即夏侯婴)下收载,遂得脱。”一些学者常以其中“汉王急,推坠二子”等句作为刘邦无情不义的表现。其实,谁家父母不疼爱儿女,且不说关于《史记》上述记载之注释历来争议颇多,以刘邦危难中“使人求家室”及后来对待孝惠皇帝、鲁元公主之关爱,作为君父,较之历代帝王,刘邦应该无可厚非。再说,刘邦这里“常蹶两儿欲弃之” 应是有原因的。一则是,目标大,车负重,马停行,追兵急;与其同归于尽,不如让平民模样的子女下车,自行逃走,或可留得性命。一则是,做样子给滕公看的,以笼络其忠心冒死救己。诚如后世三国时刘备之摔其子阿斗以示赵云的故事。而滕公以后也确实做到了终生忠于刘氏皇室。

4。沛公并未拿郦生的帽子溲溺

当然,在对待儒生方面,如若果真如别人所说,刘邦曾经拿着儒生高高的帽子当溺器,即便是开玩笑,也确实有失体统。然而透露此说法者却是汉军中一名骑士。据《高祖本纪》、《郦生陆贾列传》载:

沛公引兵西,……过高阳,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杰。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愿从游,莫为我先(没人为我作介绍意)。若见沛公,谓曰:‘臣里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三、平民刘邦蒙辱的历史背景(5)

本来,从文中“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杰”句,便可看出沛公对人才的正确态度。刘邦果真如前节“彼以国士待我”文所述,接见了郦食其。事实是被义帝、诸臣和郦生共称为“大人长者”、求才若渴的刘邦也并未拿郦生的帽子溲溺,还与之交上了知心朋友,封号其为广野君。

这个骑士为何如此诋毁刘邦,已无法考证了,况且也无任何其他事实可以证明刘邦从前确实曾经这样做过。或许此骑士是内奸,故意诬蔑刘邦也未可知。甚至刘邦也不会想到,以后会因此流言遭到儒生们如此大的忌恨。

其实,在那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儒家并未为整个社会认可,别说刘邦“溲溺儒生冠中” 一句只是一传言,即便真是如此,较之同时代的秦始皇之待儒及后世帝王之令文人毛骨悚然的文字狱,简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