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2页)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可见,司马迁记此事应当无误。扬雄《法言·重黎》也有这种说法,然后批评伍子胥“鞭尸籍棺,皆不由德”。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除记有“掘墓鞭尸”的情节外,更增加了“左足践腹,右手扶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的细节。照此看来,说伍子胥掘墓鞭尸,是有根据的。

二、鞭坟说。此说首先见于《吕氏春秋·首时》的记载,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彀梁传·定公四年》则说,他“挞平王之墓”。《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也都说伍子胥鞭坟。从古文献史料价值来看,《吕氏春秋》成书早于《史记》一百多年,所言楚国史事应当是可信的。这样,伍子胥只是鞭坟三百,没有掘墓鞭尸。

三、否定说。张君在《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三期上发表《伍子胥何曾掘墓鞭尸》一文,完全推翻“鞭尸”和“鞭坟”两说。他认为,伍子胥既没有掘墓鞭尸,也没有鞭坟泄愤,甚至连破郢之战都未参加。其主要理由是:

《春秋》等是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早又最有权威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左传》仅记载楚平王杀伍奢一家的事,用谴责的笔调,而对伍子胥用同情的笔法,屈原也称赞并自拟于伍子胥。

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正是孔子在世的时代。孔子最容不得乱臣贼子,伍子胥引吴入室,掘墓鞭尸,可谓罪大恶极,但孔子言论却只字来提。

《公羊转·定公四年》明确记载伍子胥忠君,不报私仇的思想:“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他主观上也不愿做掘墓鞭尸之事,这是十分重要的。

伍子胥掘墓鞭尸的故事被改编成无数戏曲、传奇、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是历史真相究竟如何,看来只能存疑。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历史上最大的盗墓头儿(1)

——项羽盗秦始皇陵

作案时间:公元前206年

作案地点:秦始皇陵,西安市临潼县城以东,距西安35公里。

受 害 人:秦始皇

作 案 人:项羽及30万军队。

作案手段:项羽入关后,以30万之众“盗掘其陵墓,燔烧其宫观,三十日运物

不绝”。

作案后果:秦始皇陵遭受严重破坏。但据现代考古探测证明,秦始皇陵的地宫基

本完好。

盗墓性质:官盗。秦始皇陵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受过大规模的破坏。此次项羽盗墓

是最大的也是最早的一次。

可信程度:《史记》等方献有记载。

秦始皇陵以其规模的宏伟、空前的而闻名。从古城西安西行,经过著名的灞桥,临近临潼时,可以看到大路南侧一座高大的土丘。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虽然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剥蚀,面对渭水平原,依然显示着雄奇的气势。

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看,每个朝代的末年都是最混乱的时期,群雄争霸,盗匪横行,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的状态;而此时正是盗墓者掘坟挖墓的大好时机,历代王朝的陵墓几乎都是在这个时候被盗的。公元前206年项羽对秦始皇陵的破坏也不例外。

秦始皇陵的修建

秦始皇(公元前259…210年)姓赢名政,13岁继承王位,22岁亲政。公元前221年,他兼并了割据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

统一全国的当年,赢政决定把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称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后代依次称二世三世,以便千世万世地传袭下去。此后,中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便都沿用“皇帝”这个称号。

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平山县中山国王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

为了使自己死后能安稳长眠,秦始皇早在他刚刚即位之时,也就是13岁的时候,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了。只不过统一全国后,营建工程得以大规模进行。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陵的修建及陵墓内部结构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水,下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