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性。在各级领导树立和保护未庄这个“典型”时,张镇长就常提出不同意见。可是县里和地区领导,屡屡开导他:张镇长呀,你要紧跟潮流,不要搞保守主义。张镇长私下和这些些领导争论过,没有结果。因为碍着张部长和诸多领导的面子,张镇长只好睁一眼闭一眼了。偶而阿Q到镇政府办什么事,镇长兼党委书记的张鲁就不爱答理他,正副领导之间的不团结是尽人皆知的事。

60年正置“三年困难”时期,上级给鲁镇拨下来一笔五万元的“扶贫款”。对于这笔款项,阿Q提出要求:要拨给未庄三万元。

张镇长一听就火了说:“咱们鲁镇下属十三个自然村,你们未庄又不是最困难的,凭什么你们要三万元?别人还活不活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八 级别问题(2)

阿Q提出的理由是:未庄是我县的一面红旗,常常有人参观取经,一村贫穷象,对外影响不好。

张镇长不同意,说:“你这个未庄叫什么‘典型’?什么运动,上边都照顾你们未庄,你们总是吃‘小灶’。工作还没有开始,就有‘笔杆子’给你们写出‘经验’了,你的这这面‘红旗’算个球!”

阿Q火了,说:“怎么是我的‘未庄’?未庄这个典型,这面红旗是鲁镇的,是全县的,你这个一把手不是也跟着沾光吗?”

张镇长说:“这样下去,我不想沾你这个光了。这批‘扶贫款’拨给未庄五千元就是特殊待遇了。你要三万元,更穷的村子怎么办?”

阿Q说:“未庄享受特殊待遇,是上面定的,你不给就是不行!”

两人争吵了很久,张镇长就是一百个“不行!”

阿Q说:“未庄的‘扶贫款’,咱先不说,我个人生活困难要求发一百元救济,不算过份吧?”

张镇长又是不同意,说:“你困难?比你困难的人多着呢!哼,你困难!你的脸上吃得流油了!”

两人又吵了半天。一直吵到“在鲁镇谁说了算”的地步。张镇长说阿Q自私,阿Q说张镇长独裁!因为按会计制度是“一支笔”批款,这“一支笔”在张镇长手里,张镇长不批条子,阿Q就是领不到“救济”,气得他直拍桌子。他觉得自己如果是一把手,根本用不着费这么多口舌,他必须当一把手!

两人面对面喘了一顿粗气,张镇长笑着说:“赵阿魁,我的好同志呀。你什么都要,级别要,工资要,名誉要,地位要。你如果什么都要,我给你一个宝葫芦,你想要什么里面就有什么,不信你试一试。”

说着把条几上放着的一个一尺多高的大葫芦交给阿Q,上面落满灰尘。阿Q用衣袖擦了擦,打开盖儿,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晃了晃,没有响声,阿Q不知张镇长是在调理他,问:“这里面什么也没有呀。”

张镇长说:“你往里面吹口气试试。”

阿Q对着葫芦口使劲吹了口气,“噗”的一声冒出来一股黑灰,弄了阿Q一脸黑。张镇长笑了,说:“赵阿魁同志,你什么都要,就是不要脸。你就黑着脸到处要吧,什么都会有的!”

气得阿Q拂袖而去,好多天没有到鲁镇政府去。

阿Q想来想去,关键是个级别问题!他早就从发工资的纸条上发现,张镇长是22级,工资是元,而他是23级,是干部最低的一级,工资是元,相差两元零一分。论革命资格,论对党的贡献,他老张凭什么级别比我高呀!

阿Q便去找县妇联的李主任,说:“李主任,你是我的老领导了,我的资格比张镇长老,革命资历比老张长,凭什么他的工资比我高一级?为什么他当正的,我总是戴顶‘副’帽子?这公平吗?”

八 级别问题(3)

李主任劝阿Q说:“一个同志的级别待遇是各种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你们两人的条件不同,级别待遇也不同。”

阿Q说:“我革命最早,资历最长,为什么我反而比他低!”

李主任又给他讲了许多道理,阿Q还是不服。李主任说:“这事不归我管,我也管不了,你可以去找县委组织部问问。”

阿Q便去找组织部,组织部长也和他讲了许多道理,阿Q还是不服。于是他去找县长,找县委书记,接着是找地委专员、地委书记。找了三遭六磨,级别待遇还是得不到解决。于是阿Q以歪歪扭扭的字迹从县,到地,到省写了不少上告信。一方面告张镇长保守,专断,一方面为自己鸣冤叫屈。这些信罗起来足有半尺厚。

有人劝他说:“你赵阿魁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