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慧馨眨眨眼,犹豫说道,“听说大伯病重。。。”

“这不过是其一罢了,”三姨娘打断慧馨的话,神秘的说道,“这次去燕京探病不过是借口,真正原因却是去结亲的。。。”

慧馨舒口气,捂嘴笑道,“那必是为了二姐姐的亲事了。。。”

三姨娘再次打断慧馨,“三老爷给府里说了门亲事,对方是翰林院学士彭清光大人的嫡次子。。。”三姨娘紧紧盯着慧馨的脸,一个表情都不想放过,慧馨皱皱眉,似乎没听明白三姨娘的话。

三姨娘又紧跟着解说,“听说这位公子今年十四,去年过了童试,再过个几年说不定就能得个状元回来,彭家寻了三老爷想让公子跟着咱们老爷求学,这可是个良缘,三老爷就想做个媒,直接把彭公子说给咱府里做女婿,”三姨娘说道这里捂着嘴笑了,慧馨羞得捂了脸,心里却道,三姨娘真是一副好口才,这就下饵了。

“这位彭公子要才学有才学,要家世有家世,真真是良配,这次老爷带了九小姐过去相看的。。。”三姨娘口气一顿,叹了口气。

“哎,虽说老爷想把九小姐许给彭家,可是这长幼有序,七小姐还没着落呢,怎么能让九小姐越过了七小姐。。。不怕七小姐笑话,我这个做姨娘的也是有私心,九小姐今年才七岁,跟彭公子年岁相差也大了,彭家又是在京城的,我实在是舍不得九小姐嫁的这么远。。。”

三姨娘按按眼角,“说实话,这桩婚事七小姐才是最合适的人,七小姐贤良淑德,跟彭公子可说是天作之合,”三姨娘握着慧馨的手,很诚恳地说,“七小姐如果觉得合适,婢妾就去跟老爷说。。。”

慧馨心里打个突,赶紧截了三姨娘的话头,“三姨娘说哪里话,都是一家的姐妹哪用分什么先后的,父亲既然觉得九妹妹合适,那便是好。再说父母之命,我们姐妹只管听父亲的就好。”

三姨娘这番话,慧馨自是有自己的计较,不管真假,这事是老爷的决定是错不了的,在这个家没人能撼动谢老爷的决定,就连尊贵如太太,受宠如三姨娘都是不行的,不然她也不会想把慧馨拉下水了。如果慧馨轻信了三姨娘的话,在这事里掺了一脚,在老爷那里是绝对得不了好的。

三姨娘见慧馨这样子还要再说,慧馨却急急地捂了耳朵,一副羞恼状,“姨娘可千万别再说了,婚姻大事不是我们做女儿的能听的,叫老爷太太知道了,我可没脸见人了。。。”

三姨娘见状知道今天没法再劝了,也知道这事情急不得,幸好离到燕京还有二十来天,只能徐徐图之了。

第五章

今日船行至邹城,要在这里补给,所以要停靠两天。邹城是沿江城市中最大的,占这地利之便,城内发展繁华,不仅有来往船只补给,还有不少客商在此交易。

邹城不但繁华,因其来往外地人较多,风气也比较开放,码头有许多供租用的马车,专门方便外地来的妇人小姐们进城逛街。大家在船上呆了这些日子,正是想下船去透透气,慧嘉听说邹城有番邦的香料卖,也想去看看,便去求太太。谢老爷则是一早就下了船去拜会同年了。

三姨娘这几天又跑来找过慧馨几次,每次慧馨都不跟她独处,和木槿两个一唱一和不给三姨娘机会说话。今天能下船,慧馨自然高兴,慧婵既然生病卧床,三姨娘自然是要留下照顾的。最终谢太太带着慧嘉慧馨下船,在码头雇了两辆车子,又带齐了丫鬟婆子进城去了。

一行人先去逛了香料铺子,里面有不少番邦产的珍稀精油,慧嘉挑了一瓶茉莉,一瓶薄荷。慧馨则挑了一瓶尤加利,一来尤加利便宜,二来尤加利用处比较大可以预防感冒等。

又去了首饰铺子,太太挑着新鲜的样子,给慧嘉慧馨每人都置办了一套,还专门也给慧婵挑了一套。首饰铺子转个街角就是绣铺和布店,各人挑了几条绣着新花样的帕子。

眼见着到了饭时,太太索性传令回去,中午在城里用饭不回船上了。午饭有道银鱼羹,味道鲜美滑爽,正好这店里就有银鱼干卖还有腌烤的鱼片,太太做主各买了几包,给几位小姐做小食。众人这才意犹未尽的回了船上。

下晌,谢老爷差了小厮回来说,老爷的同年贺大人晚上宴请太太和几位小姐,让太太做好准备。晚宴正是安排在慧馨他们中午吃饭的地方,席上太太们得主要注意力都在慧嘉身上,慧馨也乐得轻松多吃几碗银鱼羹。

因老爷公子们在隔壁吃酒,贺家就请了店里说书的女先来给女眷说话,消磨时间。这女先长相清秀,言语风趣,讲了几个坊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