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徐有贞被曹石引荐后,大权在手,徐有贞肆无忌惮,中外倾目,但有皇帝信任,谁也奈何不了他。徐有贞观察到英宗又厌恶石亨和曹吉祥的意思,就常在明英宗面前诉说二人在外的贪横之事。石亨、曹吉祥知道风声,大加怨恨,日夜聚议,密谋构陷徐有贞。

明英宗常与徐友贞二人君臣密议政事,屏除旁人。但身为司礼太监的曹吉祥有眼线,偷听了不少这君臣二人的“悄悄话”。一日,曹吉祥问明英宗某事因由,英宗大惊,急问你从何得知,曹公公答言,乃徐尚书讲给我听。自此,英宗皇帝开始疏远徐有贞。

不久,石亨、曹吉祥二人向明英宗泣诉,说徐有贞以内阁的力量想倾陷他们两个“忠臣”。英宗皇帝很讨厌徐有贞“泄密”,把他外放为广东参政。石亨等人恨极徐有贞,派人投匿名信,诬称老徐“指斥乘舆”,流放途中说皇帝坏话。明英宗恼怒,下诏把徐有贞发配到云南一带为民。

从此以后,曹吉祥与石亨开始更加嚣张,他们的子侄都成了侯伯都督,门下厮养冒官者多达千百人。这引来了明宗的厌恶,于是明宗就委任大学士李贤把政权收回内阁。天顺四年,石亨和他堂兄弟的儿子定远侯石彪因罪被诛。曹吉祥见到石亨如此下场,心中惊惶不安,渐渐萌发了谋反的念头。就跟堂兄弟的儿子昭武伯曹钦,都督曹铉,曹铎等人一同举兵造反。怀宁伯孙镗领兵*,追杀并且灭了曹氏一族。从此曹,石两党都走到了末路。宦官的气焰稍稍有所收敛。

宪宗即位后,贤相李贤、彭时、商辂辅政,政事修明。不久李贤和彭时相继死去。佞臣万安、刘吉进入内阁。当时宪宗非常宠幸万贵妃。万安因此费尽心机与万贵妃联宗,摇身一变成了万贵妃的侄辈。万贵妃则因为出身贫寒,正希望有一个士大夫来撑撑门面。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成为同宗。更耐人寻味的是,万贵妃的弟弟锦衣卫指挥万通的妻子王氏,竟然有一个送给别人抚养的妹子成了万安的小老婆!此后,万*用万通妻子王氏出入宫廷的便利,探听宫中虚实,并依靠着万贵妃的影响力一直安稳地做他的大学士。

汪直的入宫是成化初年大藤峡一战的副产品。他也是瑶族人。在明代历史中,汪直可能是继英宗朝王振之后又一个著名的专权者。他的生活,可以分为三期。早期是侍奉万贵妃的小太监,在昭和宫里当差,慢慢地升为御马监太监,做了一个管御马、进贡马骡的七品内官。中期是成化十三年至成化十八年,期间汪直的身份是提督西厂。这是他权势最盛的6年。晚期是成化十七年宪宗将汪直闲置在边陲,然后再把他放到了南京的御马监这一段时间。实际上,汪直干预政治,也就是提督西厂的6年。

《中国历代党争》第九章(8)

在明朝,与东厂相对的是西厂,西厂在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先是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一个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甚至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不轨。虽然李子龙和他的党徒最终被锦衣卫一网打尽,但明宪宗由此深感侦刺力量的不足。于是他身边的小太监汪直被选中,派往宫外打探消息。汪直抓住了这个机会,到处捕风捉影,搜罗了不少所谓的“秘密消息”报告给了宪宗。宪宗认为这些消息很有价值,对汪直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要他继续做下去。

几个月后,宪宗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首领便是汪直。西厂的军官主要从禁卫军中选拔,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西厂成立,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之后当然就是严刑逼供,争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在这种情况下,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学士商辂为首的辅臣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贬汪直为御马监。尽管如此,没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觉得没有安全感,于是宪宗仍然让汪直秘密的探查宫外的情况。御史戴缙揣摩到了宪宗的心意,就大力宣扬汪直的功德,于是组织了西厂。让汪直领导,于是汪直趁机陷害项忠,先把项忠下了大狱,又把项忠削职为民。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