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这一段道路两山夹一道,最窄处只能容得两马交错通行,加上百姓们携带的钱财、车辆堵塞,黄忠部只能象蜗牛般一步一步的通过。黄忠心急如焚,看这个样子,就算是狠下心来屠出一条血路,也无法加快半点行军的脚步。

“嘿,***,等老子过了这段路,我见一个敌卒我杀一个,见二个杀一双,见——!”无处泄郁闷的黄忠口里喃喃叫骂着。

等黄忠好不容易到达房陵时,刘备主力早己远遁西走,城中除了好几万老弱妇孺的百姓外,见不到刘备的一兵一卒,无奈之下,黄忠只好一面差兵卒向高宠回报情况,一面集中有限的一点军粮应付饥渴不支的民众。

与黄忠的受阻不同,张飞的行军度直可用迅急来形容,他的五千精兵几乎没有遇上多大的抵抗,到达上庸之时,太守申耽率族归附,随后,张飞兵取西城,在一轮猛攻之后,将守卫在该处的张鲁守将杨昂杀败,顺利拿下木兰关。

三月十九日,刘备派简雍为使者,携带财物金帛前往汉中府南郑游说,此时天师张鲁在得知杨昂兵败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以为刘备有图谋汉中的企图,忙不迭在汉中各属郡鼓动宣传,调集起天师教信徒近四万余众欲与刘备决战。

面对满怀敌意的张鲁,简雍不负刘备、诸葛亮所望,一面陈述厉害,向张鲁暗示刘备入蜀的目的是要取而代之,一面摆出积极的致谦诚意,最终说动张鲁默许了借道入蜀的事实。

张鲁得知刘备要去对付死敌刘璋,心中大喜,遂默许了刘备借米仓道入蜀,三月二十一日,刘备率军经木兰关,进抵米仓道上重镇宕渠,从而为下一步争夺益州铺平了道路。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亮晶晶的新书

第四卷 蜀道难 第一百五十八章 红颜祸水

建安六年三月二十日,在徐庶的周旋下,文聘率二万士卒离开江陵,向长沙郡、桂阳郡一带休整,一直在巴陵的锦帆水军在甘宁的统领下,于次日进驻江陵城,至此,高宠顺利占据江这座故楚要塞,兵锋已隐隐指向更上游的益州门户——永安。

三月二十二日,高宠亲率大军进抵襄阳城。

还未来得及喘一口气的他先看到的是一座十室九空、一片肃条的城池。街道上曾经的繁华喧闹不见了,巷口弄间只有一、二只野狗在不住的狂吠着,似是在抗议主人将它们遗弃的卑劣行为,但它们却不知,自己的主人也在同样遭受了另一场被遗弃的命运,而且结局比它们更加的凄惨。

拥聚在房陵道上的数万民众已开始陷入到极度的恐惧和饥饿之中,仓促出行的他们携带的干粮已剩不下多少了,有自持身强力壮的更是肆无忌惮的抢夺起他人的粮食。

如果不是黄忠极力维持混乱的秩序,局面将更加的不堪。

祖籍南阳的黄忠早先也是随着族人父辈从北方逃亡过来,同样的祖源、同样的境遇让他对这些身处绝境的百姓有了一份无法割舍的怜悯。但是,黄忠所部不过三千余人,所携带的干粮也只够几日之需,就算士兵们愿意忍饥挨饿,也应付不了好几万饥饿的民众,无奈之下,黄忠只得向后方的友军寻求帮助。

“十余万逃亡百姓聚集于房陵,迫切需要得到安置,可是我军一路追击,士卒所携粮草皆是有限,实在无法接济那些困乏的老弱妇孺,望宠帅能急民之急、为民解困,如此则荆襄民心自然东归矣!”黄忠的军奏写得朴实而无华,一如他耿直的性情一般,没有一丝一毫的拐弯抹角。

“堂堂皇叔,竟也使出如此不堪的手段,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仁义?”看罢黄忠的军奏,太史慈惊怒道。

刘备素有爱民如子的声誉,这一次逃窜竟然完全不顾百姓的生死,当真是无耻之极。

对此,高宠倒是平静的很,若是换作自己处在刘备的境况下,怕是也会这般去做。况且,刘备能将伪善的伎俩运用到极致,并以此作为逃脱的武器,这不是寻常的人能够做到的,就冲着这一点,连高宠也是自叹弗如。

“昔日董卓火焚洛阳退关东诸侯,今刘备携民西进的举动同董卓相比也是一般无二。”随军参谋和洽也道。

高宠摇道:“刘备比董卓可要胜过一筹,董仲颖是胁迫百姓溃逃,而刘备却是能让民众自动跟随其逃跑,仅此一点,就能知上下矣!”

“宠帅,我们现在怎么办?襄阳城中十室九空,我军一路追击,士卒所携粮草皆是有限,实在无力救济这些饥渴不堪的百姓。”先期得到黄忠消息的太史慈已命部曲取出的干粮分于受饥的百姓,但由于人数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