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歼灭全真教的终南山之役以来,帝国还从未有过对武术界如此大规模的围剿行动。与上一次不同,赵敏取得了完满的成功,整个少林寺在猝不及防之中沦陷。当张无忌在两天后率领明教的队伍赶到少林寺时,面对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寺院。

赵敏的下一步目标是武当,那里最可怕的对手自然是张三丰,面对这位武当山上的宙斯,任何正面的对敌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她巧妙地派遣一名金刚门的僧侣以少林和尚的身份出现,借警告武当的名义偷袭并重伤了张三丰,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但这一毁灭武当的绝佳时机却因为张无忌和明教主力的及时赶到而被破坏。张无忌轻易击败了赵敏手下的武术精英们,使得这位女公爵不得不狼狈地率属下们撤退。此时,明教歼灭六派远征军的消息已经传开,江湖世界的各个角落无不严加戒备,再突袭其他中小门派已经难以成功,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赵敏只能满足于她现在的成果:她将六大派的俘虏们带到京郊的一座修道院关押了起来,徒劳地逼迫他们向帝国政府投降——直到他们半年后被明教的义军救出。

无论如何,赵敏的做法是极度令人困惑的。这一案例在此后长时间内都被作为政治科学中经典的反面教材,它清楚地表明了一个战术上的辉煌胜利是如何导致战略上惨败的。六大派的被俘当然严重地削弱了江湖世界对帝国政治权力的抵抗,但只要产生二者对立的结构性因素仍然存在,任何一劳永逸将对方纳入自身统治的设想都只是天真的梦幻。在帝国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的时代,这一做法只能引起更加强烈的反弹,将本来只是消极不服从蒙古人权威的江湖主导势力推向积极反抗帝国统治的立场。可以想象,即使六大派屈服并投降,也只是暂时的妥协,刺刀下的一时服从必将转变为反戈一击的决心。而一旦江湖主导势力站在了和明教相同的激进立场上,原有的均势会被彻底打破,江湖世界会形成新的秩序,帝国的旗帜也将在狂风暴雨中被撕得粉碎。这一切正是事实上所发生的情况。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这个时候不会梦想消灭或臣服六大派,而应该竭力维护其稳定的存在,正如俾斯麦在1866年对奥地利所作的那样。

赵敏的战略进攻所造成的,也是构成新秩序之雏形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在武当山战役后缔结的明教┪涞蓖�耍�虺频谝淮蚊魑渫�耍‵irst M¦ Union)。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同盟是张三丰主动促成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此时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包括武当主力在内的六大派被俘,以及他本人的负伤,已经将武当置于自开创以来最危险的境地,只有和明教的联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武当的危机。何况由于明教教主张无忌本来的武当弟子身份及对他本人的尊敬,张三丰有足够理由相信,这种形式的同盟关系将最大限度地保证武当的利益。

另一方面,对明教而言,这一同盟意味着明教被江湖主导势力所接受的第一步,明教的地位将获得极大的提升。而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联盟也意味着江湖世界结构性大变动的开始。

明武同盟的一个例证是战后不久,殷梨亭和杨逍的女儿杨不悔之间缔结的政治婚姻,换句话说,这实际上是武当与明教之间的联姻。由于殷梨亭和杨逍之间的历史积怨,这一联姻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从实质上来说,杨逍用自己的女儿补偿了夺走殷梨亭未婚妻的极大侮辱,这意味着明教对武当的让步,而从形式上来说,殷梨亭在张三丰的首肯下奉昔日的仇敌为法律上的父亲(father﹊n﹍aw),也意味着武当承认了明教地位的合法性。这样,在张无忌之外,武当与明教之间现在有了另一条牢固的纽带。这对武当和张三丰来说,是一个合乎时宜的政治决断,从此之后,武当不是和明教一样沦为人所不齿的邪恶魔鬼,就是和后者一起上升到江湖世界权力结构的顶层。

对杨逍本人来说,与殷梨亭的联姻也带来了意外的收获。他曾经期望能将女儿嫁给张无忌而成为后者的岳父,虽然这一设想未能实现,他反而被迫将女儿嫁给条件并不理想的殷梨亭,但结果却对他更有利:张无忌因为对他的歉疚而越来越多地倚重于他,而韦一笑、殷天正等反对派也对他的牺牲无话可说。此后几个月中,杨逍实际上成为了明教事务真正的决策者,在张无忌的神性权威下得以充分施展其政治军事才能而弥补其缺乏领袖魅力的短处,直到八月十五日的第一次蝴蝶谷大公会议(First Council of Butterfly Valley),令他在法理上也拥有了这样的地位。

八月十五日,在上一次大公会议后三十年,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