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神”,更被现代第三期新儒家的“学者”们视为伟大的“天人合一”思想神圣的“范本”,这样的“天人合一”“思想”,实可大大怀疑其真正的价值。我今天的文章,就是要彻底地揭示出这所有的一切。《易经》并不具有什么“哲理”,其中根本就不可能有“哲理”,不仅没有“哲理”,还更彻头彻尾地反“哲理”。说到头来,它也就是那么一本完完全全用来占卜、算命的“巫书”,一本彻头彻尾的“巫术之书”而已。它在中国历史中的“文化价值”,基本上只能是“反文化价值”,它给中国人带来的决不是什么文化的幸运,而绝对是永远的文化的不幸;因为自从孔子,进而历代帝王把它确立为中国人必须学习的“首经”之日起,两千多年来的历代中国文人,进而历代中国人的大脑,就几乎全都因此而大大地退化,乃至完全地丧失了正常思维的创造能力。

人类的大脑是什么?是大自然(上帝)恩赐给人类,并赋予人类以思维(智慧)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的最重要的“硬件”。这个“硬件”的正常的工作,要求人类自己去为它提供不断改进的合格的“软件”。这就如同人类今天自己制造了“电脑”的“硬件”,同样需要人类为它提供不断改进的合格的“软件”一样。“软件”如果不合格,或有了错误,电脑的“硬件”将会拒绝“工作”,或至少是拒绝“正常”的工作。其实,人类的大脑“硬件”也一样,它也需要有合格的“软件”。如果提供的“软件”不合格,或有了错误,它同样会拒绝工作,或至少是拒绝“正常”的工作。全部问题的关键就正发生在这里。

《易经》是严重伤害中国人大脑的“害经”(2)

什么是人类的“经典”?人类的“经典”就是人类自认为它确实反映了一定(自然、社会、人生、物理、生理、心理等等)真理(规律)的历史文献,实际上,它正就是人类为自己的大脑“硬件”所提供的自认为合格的“软件”。这个“软件”究竟合格不合格呢?这完全需要在人类历史的实践之中去经过检验。检验合格,它才能真正称作合格。

迄今为止,西方人有《圣经》、(古希腊哲学、近代西方哲学的)《哲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科学等的)《科经》等等;中国人则有(以《易经》为首的大量)《儒经》、(以被扭曲的《道德经》为首的大量)《道经》,还有(来自印度并被中国文人所改造的大量)《佛经》等等。但在历史中的中国,真正起主宰作用的还是《儒经》,而《儒经》,在中国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分孔孟时期的“伪人学”的前伪经,汉代“伪神学”、宋、明代“伪哲学”,以及近现代“伪西哲”的所谓第一、第二、第三期“新儒家”们的后伪经。关于为什么它们全都是“伪”经,其实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过解释。最关键的一点,即它们全都不讲自然逻辑,而且还更违背自然逻辑。

上述所有的中西方的“经典”全都实际上起着为各自(中国、西方)人类大脑“硬件”服务的“软件”的作用。这些“软件”的合格程度究竟如何去衡量呢?靠人们自己的自吹自擂么?那是绝对没有意义的。真正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人类历史的实践去检验。而到了今天,对于中国和西方人类的各自“软件”价值的历史实践的检验,事实上都已经有了明显的结果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停滞,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的状态等等,实际上都已经是显然的历史检验结果了。

归根结底,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的成就,全都应是人类大脑“硬件”工作(当然再加上身体力行)的产物。人类如果没有了自己的大脑,实际上就将完全等同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正是因为人类具有自己的大脑,所以人类才有资格被称为“万物之灵”,才有可能获得“上帝”、“大自然”的青睐。正是因为人类大脑“硬件”的如此重要,所以也突显出了它的工作“软件”的极端重要,也即种种文化“经典”的极端重要。由此可以看到,坚持错误的“软件”和“经典”的人类,其实也就是坚持大脑“硬件”不可能正常工作的愚昧的人类。而中国人“愚昧”问题的根也正就表现在这里。

很显然,西方人的(经典)“软件”经历了从《圣经》到《哲经》,最后到《科经》的不断改进的历程;或者说,他们的“传统的软件”(也即经典)始终都处于不断改革,乃至不断革命的革新的过程之中。而中国人呢?两千多年来,“传统的软件”(儒家经典)始终不变,甚至不允许改变;一直都只“独尊”传统的“儒经”,甚至直到今天,不少人还在为回归传统《儒经》(软件)的崇拜而纠缠不休,不少人依旧在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