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徊勘�ν说秸愀酉叨�沃�较幔��褂位髡狡葡�剑��诺�13军后方。

大战初期,第三战区仅以小股部队节节抵抗,日军因此进攻神速,仅九天时间,就推进到了金华外围。并从东、南、北三面对金华形成合围态势。

日军第13军司令官决定于5月25日开始,对金华发起总攻。

这时,顾祝同权衡双方兵力。敌处于优势,气势汹汹而来、锋芒正露。若在金华、兰溪地区决战,于我不利。遂命令在金华的第10集团军等部,于5月23日夜,向衢州转移,不与敌决战。仅留第88军在金华、兰溪地区阻止、迟滞敌人。

5月25日。

日军未察觉第三战区主力已转移,仍按原计划,以第15、第70、第22三个师团和第40师团之河野旅团,全力向金华、兰溪进攻。

我第88军将士,在山岳水网地带和敌进攻的路线上,大量埋设地雷。又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阵地、以山炮,迫击炮狠狠打击进攻之敌,迫使日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

日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猛攻四天四夜,仍未能拿下金华和兰溪。

5月28日上午。

第15师团长酒井中将带领司令部参谋人员及副官,骑着高头战马,亲自到兰溪前线督战。酒井一行在兰溪北面约三公里处,战马踩响地雷,连人带马坠人血泊之中,酒井中将左腿被炸飞老远。接着,附近又接连有人触响地雷,随行的兵器部长、兽医部长等人尽被地雷炸死炸伤。

酒井师团长被炸身亡,在日军中引起极大震动。因为在日本陆军历史上,“在职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第一个。”

5月29日。

日军主力同中国第88军血战五天五夜。终于攻取了金华和兰溪。这时,他们才发觉扑了个空,不但没围歼住第三线战区主力,连第88军这会儿也不知哪儿去了(第88军完成阻击任务后,便转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去了)。

5月30日。

第13军此时才弄清,“敌第三战区军主力集结于衢州附近,显然企图进行顽强抵抗。”

(火田)俊六大将决定在衢州地区与中国军队决战,一举歼灭第三战区主力。令第11军两个多师团沿浙赣线向东进攻,第13军从金华地区向西进攻。战略构想是:两军干衢州地区会师,包围夹击第三战区主力。

6月1日。

第13军主力沿衢江两岸浩浩荡荡齐头并进。北岸:第32、第116两个师团;南岸:第15、第22两个师团和河野旅团。

6月3日。

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对家乡浙江的这场大战,十分重视。日军使用牛刀杀鸡战术,出动了如此多的地面兵力,目的是要找第三战区主力决战,以便一举歼灭之,决战,是日军求之不得的。于是,蒋介石电令顾祝同司令长官,原定在衢州的决战不打了,立即放弃衢州,主力转移外线,争取积极、主动地开展游击战。

顾祝同根据蒋介石的命令,指挥主力向衢州南北山区转移,仅留部分兵力利用现有阵地,打击敌人。

日军预定于6月3日夜包围衢州中国军队。可是天公震怒,雷霆大作,暴雨倾盆。衢江和附近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河水暴涨,恶浪汹涌。暴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

远道而来的几十万日军,刚发起攻势,就被浇成了落汤鸡,各路大军受阻于江河岸畔;望洋兴叹,江河上的大小桥梁,在这之前尽被中国军队炸毁;民船也早已坚壁清野,见不到个影儿。

日军冒着瓢泼大雨,在洪水和泥浆中与即设阵地上的中国军队苦战四天半,付出了惨重代价,于6月7日早上,扑进衢州城,这才又一次发现,第三线战区主力早不知遁向何方。

日军千里劳师,连续扑空,其战略目的彻底失败。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吃尽苦头,损兵折将,为此还创造了陆军有史以来第一个师团长战死沙场的记录。于是,恼羞成怒,在占领区内大肆清剿、屠杀百姓以复仇,同时,还狠狠地破坏衢州等地的飞机场,把水泥跑道也挖了个底朝天。最后,竟撬走了二百公里长的浙赣铁路钢轨了事。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记载:

因受杜立特空袭的刺激,于4月30日发令摧毁浙江机场的作战。最初计划投入四十几个大队,预定从7月15日开始撤退,7月末作战结束。但由于中国派遣军扩大了作战规模,投入了八十二个大队的兵力,并附加了拆除铁路的附带任务。8月19日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