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馅饺子,他必须熬一通夜。他不赌钱,也没有别的事情,但是他必须熬夜,为是教灶上老有火亮,贴在壁上的灶王爷面前老烧着一线高香。这是他的宗教。他并不信灶王爷与财神爷真有什么灵应,但是他愿屋中有点光亮与温暖。他买不起鞭炮,与成斤的大红烛,他只用一线高香与灶中的柴炭,迎接新年,希望新年与他的心地全是光明的。后半夜,他发困的时候,他会出去看一看天上的星;经凉风儿一吹,他便又有了精神。进来,他抓一把专为过年预备的铁蚕豆,把它们嚼得嘣嘣的响。

他并不一定爱吃那些豆子,可是真满意自己的牙齿。天一亮,他勒一勒腰带,顺着小道儿去“逛”大钟寺。没有人这么早来逛庙,他自己也并不希望看见什么豆汁摊子,大糖葫芦,沙雁,风车与那些红男绿女。他只是为走这么几里地,看一眼那座古寺;只要那座庙还存在,世界仿佛就并没改了样,而他感到安全。

看见了庙门,他便折回来,沿路去向亲戚朋友拜年。到十点钟左右,他回到家,吃点东西,便睡一个大觉。大年初二,很早的祭了财神,吃两三大碗馄饨,他便进城去拜年,祁家必是头一家。

今年,他可是并没有到大钟寺去,也没到城里来拜年。他的世界变了,变得一点头脑也摸不着。夜里,远处老有枪声,有时候还打炮。他不知道是谁打谁,而心里老放不下去。象受了惊吓的小儿似的,睡着睡着他就猛的一下子吓醒。有的时候,他的和邻居的狗都拚命的叫,叫得使人心里发颤。第二天,有人告诉他:夜里又过兵来着!什么兵?是我们的,还是敌人的?没人知道。

假若夜里睡不消停,白天他心里也不踏实。谣言很多。尽管他的门前是那么安静,可是只要过来一辆大车或一个行人,便带来一片谣言。有的说北苑来了多少敌兵,有的说西苑正修飞机场,有的说敌兵要抓几千名案子,有的说沿着他门前的大道要修公路。抓案?他的儿子正年轻力壮啊!他得设法把儿子藏起去。修公路?他的几亩田正在大道边上;不要多,只占去他二亩,他就受不了!他决定不能离开家门一步,他须黑天白日盯着他的儿子与田地!

还有人说:日本人在西苑西北屠了两三个村子,因为那里窝藏着我们的游击队。这,常二爷想,不能是谣言;半夜里的枪声炮响不都是在西北么?他愿意相信我们还有游击队,敢和日本鬼子拚命。同时,他又怕自己的村子也教敌人给屠了。想想看吧,德胜门关厢的监狱不是被我们的游击队给砸开了么?他的家离德胜门也不过七八里路呀!屠村子是可能的!

他不但听见,也亲眼看见了:顺着大道,有许多人从西北往城里去,他们都扶老携幼的,挑着或背着行李。他打听明白:这些人起码都是小康之家,家中有房子有地。他们把地象白给似的卖出去,放弃了房子,搬到城里去住。他们怕屠杀。这些人也告诉他:日本人将来不要地税,而是要粮食,连稻草与麦杆儿全要。你种多少地,收多少粮,日本人都派人来监视;你收粮,他拿走!你不种,他照样的要!你不交,他治死你!

常二爷的心跳到口中来。背着手在他的田边上绕,他须细细的想一想。他有智慧,可是脑子很慢。是不是他也搬进城去住呢?他向西山摇了摇头。山,他,他的地,都永远不能动!不能动!真的,他的几亩地并没给过他任何物质上的享受。他一年到头只至多吃上两三次猪肉,他的唯一的一件礼服是那件洗过不知多少次的蓝布大褂。可是,他还是舍不得离开他的地。离开他的地,即使吃喝穿住都比现在好,他也不一定快活。有地,才有他会作的事;有地,他才有了根。

不!不!什么都也许会遇见,只有日本人来抢庄稼是谣言,地道的谣言!他不能先信谣言,吓唬自己。看着土城,他点了点头。他不知道那是金元时代的遗迹,而只晓得他自幼儿就天天看见它,到如今它也还未被狂风吹散。他也该象这土城,永远立在这里。由土城收回眼神,他看到脚前的地,麦苗儿,短短的,黑绿的麦苗儿,一垅一垅的一直通到邻家的地,而后又连到很远很远的地,又……他又看到西山。谣言!谣言!这是他的地,那是王家的,那是丁家的,那是……西山;这才是实在的!别的都是谣言!

不过,万一敌人真要抢粮来,怎办呢?即使不来抢,而用兵马给践踏坏了,怎办呢?他想不出办法!他的背上有点痒,象是要出汗!他只能昼夜的看守着他的地。有人真来抢劫,他会拚命!这么决定了,他又高兴一点,开始顺着大道去拣马粪。拣着一堆马粪,他就回头看一看他的地,而后告诉自己:都是谣言,地是丢不了的!金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