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连着开了这么多天的车,几个人也都是疲惫不堪了,再加上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继续确定前进的方向,于是几个人就在距第六根石柱几十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休息了下来。

第166章 意外的线索

这个小村庄的规模并不大,前后只有三排房子,住着几十户人家,村子里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的一代人基本都出去谋生了。没办法,像这样的小村庄,地势比较偏僻,同时人口稀少,根本就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很少有年轻人能够耐得住这里的清苦。

听村子里的人说,最近几年这里的情况还好一些了,经常有人开着车自驾游,来到这大兴安岭地区,欣赏大兴安岭的美景,这些小村庄也可以给来旅游的人提供住宿和农家饭,近几年的经济情况还好些了,不像十几年前那么穷了。

因为村子中的房间都比较小,所以八个人是分开住的,陈子杨所住的这间屋子的主人是一对老夫妇,带着她们的小孙女儿,一起住一个房间,西屋腾了出来,陈子杨和杨雷就住在这里。

东北的民风淳朴,这里的人很好客,很热情,陈子杨他们一来到这里,热腾腾的农家饭就端了上来,虽然都是些便宜的土特产,但是几个人吃的也是别有风味儿,四个菜一个汤,在这里标准也不算低了。

晚上的时候,陈子杨一直在为找不到第七根磁石柱子而发愁,而且这些天旅途的颠簸,让他的胸口疼得跟铁锤打过一样。胸口的疼痛再加上寻找渤海地宫的事情受阻,两件事情加在一起一起让他很烦躁,闲着没事儿就坐在炕沿儿上翻着手机,看着之前拍的几个磁石柱子的照片。

这个时候,老两口的孙女儿小妮子,端了一大盆热水走了进来,说是给他们洗脚用的。杨雷很喜欢这个小女孩,从背包里掏出了一块巧克力给她,小姑娘一边吃着巧克力,一边东看看西看看,村子里平时也很少有人来,她看着两个人带着东西都新鲜。

这个时候小妮子注意到了陈子杨手机里的照片,于是开口说道:“叔叔,你们也去过县里的博物馆吧。”

“嗯。”陈子杨以为这个小姑娘是随便跟自己搭腔,于是就随口敷衍着,这个小姑娘说的什么他根本就没往心里去,现在陈子杨的心思都在这几根石柱子上。

听到陈子杨嗯了一声,这个小妮子就继续说道:“你们一定是从县里来的,不然你们怎么会有博物馆里的照片?我跟隔壁家的姐姐去县里的时候,到过那个博物馆玩儿,里面就有这根石柱子,你是在那里拍的吧!”

“嗯。嗯?你说什么!”听到了小姑娘的话,陈子杨才反应了过来,听这小姑娘的意思,她竟然见过这种磁石柱子。于是陈子杨赶紧问这个小姑娘:“你是在哪里看见过这种东西?详细的跟我说一说。”

“就在县城里的博物馆里,你们不是从那里来的吗?博物馆里有一根这样的柱子,可长可长的了,比博物馆的房顶都高,根本就立不起来,只能横着摆在那里,我上次跟姐姐去玩儿的时候我见过,跟你照片里的这个东西一样一样的。”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想不到几个人无意间得到了这样一条重要的线索,陈子杨当时高兴起来,难怪几个人找了三天都找不到,原来这个东西可能是被人挖出来了。而且听这个小姑娘的意思,这个东西现在还放在博物馆里,这一下可把陈子杨和杨雷高兴坏了。

再次让小姑娘看了看手机里的照片,得到了她肯定的回答之后,杨雷掏出了100块钱,给了这个小丫头,让她去买糖吃。小姑娘很腼腆地拒绝了两次,最后还是拿着这100块钱高高兴兴的跑到了老头老太太的屋子里,把钱交给了他的爷爷奶奶。

老头和老太太千恩万谢,大晚上的还用碗端着两个煮熟的鸡蛋走进了屋里,说是给他们加个夜宵。

第二天一早,陈子杨把这件事情跟队伍中的人都说了,同时跟老头和老太太详细打听了县里博物馆的位置,于是几个人便开着车奔向了三四十公里外的县城。

等到了地方,陈子杨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博物馆啊!这就是一个烈士陵园的展览馆。这个小县城之前好像打过什么仗,有一些烈士的遗骸就被安葬在了这里,并且在这里修建了一个面积并不是很大的烈士陵园。

一打听之下几个人才知道,三年前有一个农民在挖山货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根柱子,当时他以为是什么宝贝,于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根柱子挖了出来,交到了县里。

可能是因为这个东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而且这根柱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