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陈本忠说到这里,还要继续的从他那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抽出纸来。一看到他的动作,陈子杨吓得赶紧伸出手去拦住他。好家伙,每一页纸都要说个十几分钟半个小时的,这要是让这个老爷子把这一整本的资料都说完了,还不得说到明年去。

“行了,行了,我的五爷爷,您的证据已经够充分了,我知道了,你不用细说了,你就直接说说你的结论吧!”

听到了陈子杨的话,陈本忠知道自己的这个孙子有些不耐烦了,便很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自己面前这个厚厚的文件夹,随后叹了口气说道:“那好吧,我就直接跟你说说我调查出来的结果。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范文程,这个人后来被称作蛟龙出头,佐清智囊,他原来是大明的秀才,后来努尔哈赤南下把他抓了过去。

到皇太极登位的时候,范文程的政治见解很受皇太极的重用,再加上他战功显著,又利用反间计大破明军,功不可没。所以他成了皇太极身边的肱骨大臣。也正是在他的谋划之下,清兵才计取中原。可以说这个范文程为清朝打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不雅于汉之张良,明之刘基。

这只是史书记载的内容,实际上我调查得知,这个范文程有另外一个身份,他竟然是一位风水大家。而我的调查显示,正是这个范文程发现了一条龙脉,这条龙脉被发现的时候气韵贯天,能够掌握这条龙脉,便能掌握数百年的大气运。

皇太极便用自己的血浸透龙脉,从那之后明衰清盛。大清入关一统中原应该就是借了这条龙脉的气运。可能当时的皇太极没有想象到这条龙脉竟然有这么强的作用,他以为只是借一时之利才得了势,于是便大肆搜刮关内的财宝。

1644年,李自成大军入主北京,崇祯皇帝自尽,明朝灭亡。随后在大清入主中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汉族人民奋起抵抗。

满清军队为了报复汉人的反抗,发生过多次屠杀抗清军民的事件,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惨案,除此之外,清军还曾经在广州、赣州、湘潭、大同、南雄、潮州等地进行了屠杀,导致当时中国的人口锐减了数千万。数千万人!他们手中有多少钱!有多少珍宝!这个数字简直难以想象。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清开始向关内移民,据我猜测,这些移民有两个用处。一个是让他们运送大量的珍宝到关外,而另一个就是继续修建龙脉。

可能当时的皇太极也意识到了龙脉的重要性,于是他就利用这些移民在龙脉处修建一些防御的机关或者是把龙脉隐藏起来。不过很可惜,皇太极在位的时间太短了,后来就到了康熙。康熙七年的时候不再招收移民,到康熙十六年开始第一次祭祀长白山,所以我估计龙脉的工程到那个时候便全部完成了。”

听到了这里,陈子杨点了点头,自己的五爷爷说的合情合理,并且每一个历史事件以及他的猜测全都能够对的上,时间上也都非常的吻合。看来这些猜测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瞎猜,确实是有理有据的。

随后陈子杨就想到了一点,怎么第一次康熙派人去选择地点建立祭祀长白山的祭碑的时候,就派出了四个人,而在康熙中后期的时候他再次派出了王枢机等四个人,都是四个人,这也是个巧合吗?既然龙脉已经修建完成了,这四个人又是去干的什么?为什么其中的两个都变成了尸妖?这只是自己见到的,很有可能四个人全都变成尸妖了。

“查到了这里我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大清朝的龙脉宝藏应该是确有其事,可是接下来再查就难了。自从伪满洲国覆灭之后,我就自由了,我走遍了大江南北,接触了无数盗墓的人,可是我再也没有查到关于龙脉宝藏的线索。

想想也是,连吉冈安直天天与溥仪在一起都没有查出什么来,像我这样的人又能够查到什么呢,可是没过多久,转机却出现了。”

第266章 掘龙会

“大概是三十年前吧,那个时候我把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做生意上,借着那股东风,生意也算是做得有声有色,从最开始的小打小闹,慢慢的向大了发展。

盗墓的事情我一直没有放下,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已经七十岁了,基本上我是不会亲自去下墓的,仅仅做一些决策性的工作,剩下的事情让我手下的人去干。

有一次,我的一只盗墓的队伍惨败而回。那件事情我记得很清楚,那支队伍一共有十二个人,是由我的一个干儿子带队,可是只有两个人活着回来了。真是笑话,我带出来的人什么时候吃过这种大亏!

两个人回来报告我说,他们之所以折损人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