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 (第1/4页)

而巴顿正好相反,这位美国将军一生好勇斗狠,甚至口无遮拦,他冲动又暴躁,但是却熟悉装甲作战模式,是一位不太老实的将军。他经常给上司找各种各样的麻烦,却又能在关键时刻挽救战局,打赢战争。

对于基层士兵来说,拥有一位巴顿这样的指挥官是福气,因为跟随这样的将领他们会在凶残的战争中活下去,甚至可以成为后人敬仰的主力、精锐、王牌。他们会在这种指挥官的带领下战功彪炳,就连退休金都比同行多拿一笔。

但是对于高层决策者来说,他们更喜欢的是类似蒙哥马利还有布雷德利这种指挥官,这类指挥官小心翼翼很少犯错,他们笨拙的指挥让他们一生都无缘漂亮的经典战役,他们往往最喜欢干的是集结20万人去攻打敌人一个3000人的高地这种事。不过很遗憾,对于统治者和决策者们来说,他们宁愿要一只捧在手上的麻雀,也不喜欢养一只翱翔在天际的雄鹰。

于是在另一个时空中,碌碌无为的蒙哥马利成了英国人敬仰的战神,而那个叼着雪茄带领美军一路战无不胜的巴顿却死于车祸。也不知道巴顿死后如果见到了岳飞,两个人会不会一起喝酒,感慨一番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是一路货色。

巴顿在半路上开始屯兵不前,这件事最终闹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办公室里,英国的外交代表极力要求惩治巴顿,要让巴顿为托布鲁克的丢失还有整个北非战局的恶化负责。

罗斯福当然不是白痴,他只是笑了笑,然后就不再理会滔滔不绝的英国使节,于是气氛就更加尴尬起来,而惩治巴顿这件事情最后也不得不顺理成章的不了了之。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英国依靠美国的援助苟且偷生,现在美国人才是老大,轮不到英国人颐指气使说三道四。

最终罗斯福轻飘飘的说了这么一段话:“特使先生,巴顿将军在北非要为数万名美国士兵负责,我并不觉得他的决定有什么不妥之处,下个月的援助计划我会酌情增加一部分物资,美军在北非的底线是开罗而非托布鲁克。”

一段话里包涵了很多意思:第一,巴顿将军的决定没有问题;第二,我支持他的决定;第三,你们英国人还要靠我们的物资呢;第四,守好埃及才是要紧事,托布鲁克丢了也就丢了吧。

英国特使在罗斯福的办公室里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带着这个结果回到加拿大,这件事情最后也真的就这样不了了之,英国国王决定选择让懂事的蒙哥马利闭嘴忘掉这些不愉快,显然蒙哥马利也确实按照命令忘记了托布鲁克。

这个决定如此英明,因为让蒙哥马利闭嘴远远要比让巴顿闭嘴容易的多。这也就是为什么蒙哥马利最后是一名元帅,而巴顿一直到死也不过是个四星上将而已。事实证明,有的时候嘴贱脾气坏性格执拗是影响收入职位甚至是性命的,如果不信,继续参考岳飞和巴顿。

不过,事实证明不仅仅是阿卡多有容人之量,给隆美尔以信任和发挥空间。罗斯福也在支持巴顿,支持他的将军们去争取美国的胜利。

另一个对日本来说不太好的消息出现在1938年的6月末,而这个坏消息的起因竟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当然这时候日本举国都在庆祝,而只有拿到情报的阿卡多差点一口水喷到安娜脸上。

情报显示,日本终于走出了不一样的脚步,日本联合舰队出现在威克岛,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残存的主力展开了威克岛海战。双方都出动舰载机超远距离攻击对方舰队,结果这场规模浩大的海战以日本海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这场规模空前的海战让美国一下子损失了3艘刚刚修好的战列舰,又搭上了唯一一艘航母。整个美国太平洋舰队差不多真的全军覆没,日本士兵成功在威克岛上登陆,美国守军投降,被俘1700多人。

如此空前大胜,甚至让日本的山本五十六都没有想到。他原以为美国海军会退守中途岛或者退守夏威夷,没想到在小小的威克岛就丢掉了整个太平洋舰队残余力量。现在美军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日本的进攻了,有日本联合舰队的存在,那么夏威夷和澳大利亚已经是日本军队的囊中之物了。

那么在这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的内容里,究竟坏消息从何而来呢?阿卡多手里拿着这份文件,就知道日本海军的好日子算是快要过到头了。原因不为别的,正是因为这一次美国海军损失的太多了。

这一战,美国海军的几个高级将领差不多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几个还要用来背黑锅,结果偌大的一个美国海军竟然找不出一个像样的指挥官来指挥实力大损的太平洋舰队。数来数去,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