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着。

易老师进来了,走到点点身边。点点知道,应该站起来,问候一声“易老师好”,可是她没有,仍然一动不动地坐着。她实在太生气了。

易老师把作业簿放在点点的桌上,说:以后上课不能开小差。

点点抬起头,看到易老师的眼睛里全是慈祥和蔼。

易老师:你是个好学生。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

相比较其他好同学,点点显得散漫,易老师没把这当作了不得的缺点,只是个性而已,对点点一直比较宽容。但是她不知道这种宽容其他老师会怎么看。在自己执教这个班级的最后的日子里,她要对点点严格一点,让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易老师:连上课不做小动作都做不到,老师和同学会怎么想?马上升入中年级了,不能再任性。

点点轻轻地“嗯”了一声。

易老师把暑假作业还给点点,还送给点点两支铅笔。易老师总有许多铅笔,奖给作业好的同学。点点已经很久没拿到过了,她总是做不到“字迹端正,答案正确”,作业总在班级的中等地方晃悠,只有考试或者测验时成绩才会名列前茅。

点点接过铅笔,很喜欢。其实,铅笔并不好,比点点平时用的差远了。妈妈总是为点点准备最好的学习用品。点点的铅笔都是中华牌的,带橡皮头,笔杆是红色的,还镶有金色的条纹。但是点点很喜欢易老师送的笔,很珍惜地放进铅笔盒,说:谢谢易老师。

易老师:你各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你没做好,是因为你没想。你的态度没别人好。

回到家里,点点早把作业簿的不愉快忘了,兴高采烈地拿出易老师的铅笔给大家看。哥哥说:给你做道应用题。铅笔甲二分钱,铅笔乙一毛钱。铅笔乙是铅笔甲的几倍?

这么简单。点点刚要回答,看到哥哥坏坏地笑着,明白了,说:不一样的。

吃了晚饭,点点打开暑假作业簿,越看越喜欢,玩一样地做了起来。哥哥凑过来,说:嘿,吃饱了吗?

点点说:吃饱了。

点点对最近家里伙食很满意。虽然还很少见大鱼大肉,但菜里面偶而有了肉丝,大多数的时候饭也能吃饱,爸爸不再规定一顿只能吃一个馒头,或者两碗米饭。即使馒头米饭不多,妈妈会买回来面包糕点一类当作补充。这类食品市场上多了起来,粮票收得也少。

哥哥说:再吃一碗?把明天也吃了。

点点这才明白哥哥在说事,他就是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点点“哼”了一声,推开哥哥,不要他管,一口气做完了小半本作业簿。

之后,点点没了兴趣,作业本就束之高阁。一直到返校那天早晨,点点才想起每天应该做作业这档子事,可是已经来不及。不过,吉人自有天相。点点所做的作业,居然正好和返校的日期吻合,看起来,点点就像是很守规矩地每天做着每天的作业。

余老师(一)

点点:哥哥,我们班同学都认识余老师。

哥哥:当然。

点点知道哥哥误解了,补充说:我是说,余老师还没给我们上课,我们班同学就都认识她了。

哥哥:当然。

点点糊涂了,说:你怎么都是当然?

哥哥:你说得对,我当然就只能当然了。

点点:为什么?

哥哥:全校没人不认识余老师。

这时,哥哥已经是中学生了,自己有许多事,许多功课,说话总是力求简单,因为他们班上正流行“闲话一多,人变猪猡”的说法。但是,提到小学时代,他还是乐意多说几句,而况看到点点已经有些不开心了。

哥哥:我们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新老师,她上课我们不听,她又气又急,有时还哭。上语文课前,余老师就先到我们班级。她往门口一站,教室里立即鸦雀无声,没人再敢说话。

点点:真的吗?

点点的班级只有易老师在的时候安静,还不是特别安静,只有易老师生气了、或者批评大家了,才能真正的“鸦雀无声”。

哥哥站起来,双手往胸前交叉,微微抬头,眼睛瞪着点点,说:怎么?茶馆店啊?不想上课的都给我出去!

点点叫道:对,对,就是这个样。

哥哥模仿得像极了,余老师生气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余老师是点点的新班主任,和易老师年龄差不多,长得和易老师完全不同,没人会把两人搞混。但相同的是,她俩都很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