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但是,轻型货车事业的过于成功却阻碍了美国三巨头开发应对燃油价格攀升和低油耗消费取向等新市场趋势产品。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汽车市场销量再创新高,增至1 700万辆,美国三巨头则利用高风险贷款开拓了低贷款额度消费者市场,从而确保了轻型货车大量扩销。这种高风险贷款与成为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混乱导火线的次级房贷基于同一原理。而且,受益于轻型货车销售坚挺,不仅美国三巨头,甚至全球汽车制造商都享受到美国市场的销售增长和高额利润。美国各车种汽车销量推移(1990~2008年)如图0…6所示。

轻型货车尽管不比住宅需要大量资金,但仍然存在仅凭收入无法购买的低信用额度收入阶层,美国三巨头正是把通过ABS(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作为汽车贷款发放给上述人群,才扩大了销量。其原理与住宅用次级贷款基本相同,即凭借利用最新的金融工程原理筹措的资金,推动更高档的轻型货车…全尺寸皮卡和大型SUV扩销。基于相同原理,价格昂贵的高档高级三厢乘用车的销量也在同一时期迅速攀升。因此,美国市场一跃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商眼中的高利润市场,各领域的高档车销售相继展开。提前消费导致美国消费者入不敷出,甚至每月很难如期偿还未知巨额贷款,可以说这正是利用了美国人乐于通过最大限度贷款享受汽车消费的弱点。因此,基于这种扭曲的市场结构(即依赖偿还能力不可靠的消费者背负的高额贷款,世界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市场尽享高利润),随着信用泡沫破灭,美国汽车市场也迅速瓦解。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0世纪90年代轻型货车的兴衰史(2)

图0…6 美国各车种汽车销量推移(1990~2008年)

其中,汽车次级贷款利用率最高的当属轻型货车销售,利用针对低信贷额度顾客群的汽车次级贷款的消费者在轻型货车销售巅峰时曾支撑年200万辆左右的销量,在此背景下,美国市场的高水平销售从1998年一直延续到2007年。为占据迅速扩大的美国轻型货车市场的销售份额,继美国汽车制造商之后,日本汽车制造商也开始涉足全尺寸皮卡、大型SUV的当地生产事业。除此之外,德国、韩国的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向美国市场投放高级SUV,与美国汽车制造商一起分享着稳定且拥有巨额利润的美国轻型货车市场资源。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最初10年的初期,及早开发和供应满足美国消费者诉求的轻型货车产品成为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仅美国三巨头,而且丰田、本田、日产等也加入到竞争行列之中,之后欧洲汽车制造商和韩国汽车制造商也前来分羹,自此围绕高额利润的激烈角逐正式开始。美国常规汽油价格(实际价格)推移(1990~2010年)如图0…7所示。

图0…7 美国常规汽油价格(实际价格)推移(1990~2010年)

资料来源:美国Energy Im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Short Term Energy Outlook…March 2009。

轻型货车市场之所以迅速增长还存在两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即应向消费者提供需求产品和获取高利润提高分红额度。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轻型货车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除驾驶位置增高、视野更加辽阔之外,操纵性能和行驶安全性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尽管汽车尺寸增加,但与此同时碰撞安全性能也提高,因此无人质疑全尺寸皮卡和SUV等车种的多用途趋势的延续性。而且,全尺寸皮卡和大型SUV价格相对较高,其高级感和高级车形象是美国消费者所倾慕的,这一点也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转向轻型货车。此外,起源于美国的多用途车需求也遍及世界各地,在其他发达国家市场也掀起了小型厢式车和SUV等多用途车身开发热潮,引领了全球汽车产品的新走向。在新兴工业国和新兴国,汽车市场也从形成及发展的初级阶段迈向多样化多用途汽车市场阶段,并在不断扩大规模。不仅在美国,在燃油价格低廉的产油国家,大型车身及豪华内饰、具有威慑感的外饰也是高收入者坐驾的象征性标志,受到了富裕阶层的青睐。

美国市场的轻型货车销售,无论是对汽车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汽车消费者还是股东而言,都是可以带来利益的理想产品。轻型货车卓越的成功无疑给广泛的相关者带来了巨大利益,但其过度的成功也是今天美国汽车产业直面经营危机的原因所在。全尺寸皮卡及其派生车种SUV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