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姜太医笑着点了点头,指着旁边的椅子让刘承志和刑氏坐下。

刘承志和刑氏是小辈,哪里敢坐在姜太医面前,便谢绝了。姜太医又让了半天,俩人才挑了两个凳子挨着半边屁股坐了。

姜太医的眼睛往雪梅处看了一眼,见到她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娴静的样子,暗暗颌首。

开口和刘承志说话,“本来是该请你们住到这里,没想到你们却住到赵家去了。”

居其体养其气,姜太医是从太医院里退下来的五品医正,说话行事都带着那么一股子官味,刘承志对他极为仰慕,闻言脸上带着笑。

“家父家母也是跟着一道来的,哪里敢叨扰您老?正好大女婿家里有空院子,就住到了大女婿家。”

“前一段,听说老亲家身体略有不适?现在可好了?”姜太医问道。

刘承志听到问起了刘老爷子,急忙站起身子道:“多亏了您老给开的方子,一方子下去家父的身子骨已经好多了。”

正说着话,却见到姜管家进来,说董宜人派来了人,有请刑氏和雪梅到府衙去。

正好姜太医有些话也想私下和刘承志说,便让姜管家送刑氏母女三人去府衙见董宜人,把刘承志和赵大诚留下了。

雪梅走出堂屋时,隐约听到了一句,不由得暗自红了脸。这姜太医和刘承志商量得就是她的婚事。

“我们这里嫁妆准备的差不多了……金银器物一应不少,都是新进添置的……还有,董宜人送了三处铺子,这些都是算在嫁妆里的……”刘承志听到姜太医说起了亲事,急忙站起来道。

姜太医历来洒脱,倒是没有把金银看在眼中,否则的话他也不会遇到贫苦人家时不收诊金了。

听到雪梅的嫁妆数目后只是笑了笑,这些都不劳他操心,自然有董宜人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他想要和刘承志说的则是姜恒和雪梅以后的去处。

“恒哥儿这次去京中赶考,不论中与不中,哲光都已说过,准备给哥儿纳个官儿做做。所以,姑娘若是嫁给了哥儿,怕就要远离父母乡亲了。”

“啊?”刘承志没想到姜太医说的是这件事情,惊得张大了嘴。

雪梅是他和刑氏的贴心小棉袄,一向懂事听话,打小就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他还真没有想过雪梅会远走的事情。在他的思想里,姜恒纵是中了举中了进士将来多半也是要在洛阳城安家了。怎么就突然要去其他地方?

“说了要去哪里了吗?”刘承志小心翼翼地问道。

姜太医摇了摇头,“现在正在谋划着,哥儿现在中不中还是两说,若是中了就要圣上亲自委派,又或者进翰林考庶吉士。若是不中就直接在吏部补……”

姜太医说了一通长篇大论,只听得刘承志的头晕乎乎的,转过脸去看大女婿赵大诚,只见他也是一脸茫然。

“这个事,我们是不懂的,您老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就是……”刘承志听了半天没有听懂,只得拱拱手道。

“哲光还有一件事要我转告给你,说是你家敬民小哥,多半是要随着粮科去顺天府了。”姜太医说完了这件事后,又开口道。

刘承志此时有些郁闷了,女儿远嫁,儿子也不在身边,都说养儿防老,可临到自己三个孩子得有两个都不在,越想越觉得难受,忍不住长吁短叹了起来。

姜太医也跟着叹了口气,接着道:“等到办完了哥儿和姑娘的婚事,哲光的任期也要到了,他连续三年考评优秀,要回京做京官。可是今年圣上商量着要迁都的事情,他也要跟着去顺天府。所以,老朽也打量着把这个药铺转手,将来就跟着哥儿和姑娘过日子了。”

“留你们下来,我就是想问问,亲家有没有去顺天府的意思……”姜太医思忖了一会,终于把想问的话给问了出来。

听到这句,刘承志突然沉默了下来。

等到刘承志从怀仁堂药铺出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也是异常沉重。

到了晚上,雪梅三人从董宜人处回来后,心情也是沉重。董宜人说的话,和姜太医如出一辄,都是劝她们去顺天府。

刘承志和刑氏把这话说给了其他人,几家人听到后都默不作声。

刘家能有现在,都是靠得叶哲光,他一走刘家便没有人保护,仅仅只剩下一个当三班班头的赵顺这是万万不够。

以后随便一个乡绅便可以欺负刘家。哪怕刘家有个进士的女婿又能如何?

哪个乡绅背后没有一个当官的亲戚?

别说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