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儿,也都口口声声说他的货色是从苏杭两州趸来的呢!

谈到折扇的扇骨和扇面,其中讲究可多了!要往细里说,用两三

万字也写不完,姑且先从扇骨子来谈谈吧!

嗣骨子约分竹、木、牙、漆四大类,拿竹扇骨来说就有若干种。最

普通的是水磨竹,讲究竹纹匀细平滑,里骨软中带韧,不节不疣。棕

竹,颜色有紫、有黑、有褐,有一种竹节上带白斑的,如果匀密适度,就

更为名贵了。湘妃竹,据说大舜崩逝后,二妃哭帝,泪染于竹,斑斑似

泪痕,所以叫湘妃竹,因为斑纹耀彩,奇蟊交织,依其形态色泽大小、疏

密,分为螺纹、凤眼、紫菌、艾叶、乌云、朱点等等名堂。这种竹子,以湘

桂所产最佳,而桂尤胜于湘。当年收藏湘妃竹折扇的,首推盐业银行

韩颂阁,饱有各种纹彩湘妃竹扇二百多把,不但扇骨子好,扇面上书

画,都是由明到清的时贤手笔,并皆佳妙。他视同瑰宝,放在银行保险

箱里,不是玩扇子同好,他等闲不肯轻易拿出来供人鉴赏呢!

此外名琴师徐兰园收藏湘妃竹的扇子也不少,徐在北平琉璃厂开

了一家竹兰轩,以制售胡琴、二胡为主,胡琴上的“担子…‘弓子…‘筒

子”,都离不开竹材,所以他不时要跟竹行人打交道。有一年跟他交往

多年一家竹行,年近岁逼,一时无法脱手,徐大爷一慷慨,二十多包材

料,竹兰轩一律全收给包【圆了(北京话全买下来的意思)。谁知后来打

包一看,其中有四包全是湘妃竹,当然胡琴铺除了做担子,根本用不上

湘妃竹。别瞧徐兰园是梨园世家,可是人极风雅古博,平日喜欢临池

挥洒一番,体势极近樊云门,几可乱真,闲来还爱盘盘汉玉,玩玩鼻烟

壶,对于玩玩扇子,更是内行。这批湘妃竹经他量材器使,爬罗剔抉,

居然让他制成四十几把上品湘妃竹的折扇来。其中有两把斑痕明晦、

螺纹重叠,一把像极达摩祖师在蒲团上参禅打坐,意境高古,另一把仿

佛游鱼喋藻,也是栩栩如生。扇子打磨完成,正赶上红豆馆主溥侗到

竹兰轩小坐,徐大爷心里一高兴拿出来一献宝,谁知侗五爷一阵软磨,

好说歹说,愣是把妙趣自然达摩面壁的湘妃竹扇拿走了,后来拿一部

蒋衡写的初拓“十三经”全套回赠。虽然也非常名贵,可是徐大爷心里

总觉得不十分惬意呢。

名小生姜妙香有把湘妃竹扇子,是冯惠林得自大内,给了女儿玛

金芙,金芙后来给姜六续弦,所以这把扇子,落在姜六手上。扇子上竹

斑,仿佛一塘荷钱游鱼戏水,鳞鳍相接,可贵处在毫不雕镌,纯出自然,

跟徐兰园的那把,可称天造地设的一对,姜圣人把那柄扇子视同拱璧。

至于同仁堂乐元可、大隆银行谭丹崖都珍藏有几把名贵的湘妃扇,虽

然都属精品,可是要跟韩、徐的收藏比较,似乎仍逊一筹。

乌木扇:文人雅士所用扇子中,乌木扇尺寸算是最大的了,扇骨长

度没有少于一尺六寸的,宽度总在一寸以上。刘石庵在外间给人写屏

幅对联,没有带镇尺,就拿乌木扇子代替,取其宽长厚重。后来大家竞

争大尺寸乌木扇,日久相沿成风,想买一把玲珑小巧的乌木扇还不容

易呢!乌木坚实,不易奏刀,所以乌木扇骨以素面不雕的居多。当年

在上海给犹太富商哈同伉俪设计建造爱俪园的乌日山人,因为乌木跟

乌目同音,他专门搜集木扇子,重金不吝。他居然有名家雕刻极为工

细的乌木扇子六七柄之多,上海著名遗少刘公鲁常开玩笑说,乌目之

所以为乌目,就是因扇子而享名的,否则谁也不知乌目山人何许人耶。

海象牙扇:海象是生长北极冰雪里的,一对长牙可达三英尺左右,

赋性凶猛,可是向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徜徉北极,在动物中算是一

霸。因为海象一发威,径尺钢板的艨艟巨舰都能弄穿,所以北极圈的

动物谁都不敢轻易招惹它。民初著名俄国通范其光(冰澄)担任中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