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1/4页)

赵云恍然,旋即问道:“可是曹仁这一回不是参加诸侯会盟吗?他会去节外生枝攻击张燕吗?”太史慈冷然道:“子龙才会来,所以不知道现在广凌的形式,曹仁这一回参加诸侯会盟带了不少人,可是这些人都不是广陵的军队。而是曹操从江东抽调回来的,这可不符合曹操的性格,毕竟袁术败亡在即,曹操没有必要派出那么多的人马,更何况曹操现在还在征讨江东。”

赵云点头,太史慈沉声道:“曹操之所以敢在江东扩张,就是因为识破了我未失踪的真相,所以才会怎么肆无忌惮。”

赵云这才想起自己在荆洲时一直存在心中的疑问,不明白孙策和曹操威吓会有那么奇怪的军事行动,连忙询问。太史慈便把郭嘉的分析对赵云说了,听得赵云虎目中精光四射,沉声道:“这两人倒是真会趁火打劫,明明知道主上现在无暇南下,更无法表明自己未失踪的事实,便开始肆意扩张。真是无耻之辈。”

太史慈淡然道:“子龙不要气愤,哪个站在巅峰上地人物不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在别人的眼里,我太史慈也不是什么光明磊落的人。”

赵云沉默了一会儿,无奈的苦笑起来。太史慈说得本就是一个事实。太史慈冷声道:“曹操既然敢于在江东扩张,那便是吃准了我在短时间内根本不敢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即便是在灭掉了袁绍袁术,迎来了长安之乱之后也不敢,因为这事情一旦传出去对我的影响太大。”

赵云和甘宁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后者想了一会儿,最后忍不住问道:“可是主上。既然这事情对主上不利,为什么他们不把这事情公之于众?”太史慈哈哈一笑道:“他们也一样把这事情说出去,否则天下间人人都知道他们是在趁火打劫了,现在天下巨变,有许多的事情若是我太史慈不‘失踪’地话根本不可能发生,可是他们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却保持沉默,并且利用这种形势。你说这事情若是传出去对他们好吗?没有了声望他们还凭什么招兵买马?”

甘宁恍然。太史慈沉声道:“现在我们还有曹操和孙策三家都是在心知肚明的装糊涂,谁也不会吧这层窗户纸揭破,更再用眼前的形式为自己谋利,现在表面上看风头最劲的是袁绍,但有多少人知道,袁绍只不过是个空壳子而已?”

赵云笑道:“恐怕连袁绍自己都不自知吧?”

太史慈冷然道:“若是我才在担心曹仁会去突然攻击张燕,在杀掉张燕后,曹操完全可以说是在帮助我们诛杀叛逆,偏偏我们又因为事情的真相而无法辩解,曹操不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吗?”赵云和甘宁的面色一凛。

太史慈冷笑道:“曹操为人最愿意出其不意,其实任何人处于我这个位置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有一丝麻痹在,认为既然大家都在利用这件事情,那就彼此井水不犯河水,若是以为曹操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顿了一顿,又道:“你们想一想,其实从曹操征开始起,我们就早已经决裂了,反正早晚会翻脸,那倒不如先下手为强赵云沉声道:“主上不必难过,日后我定会为主上取得曹操的项上人头。”

太史慈轻轻摇头道:“子龙,我青州永远都会为曹操留着一席之地曹操,治世之能臣!我定要生擒曹操,和他煮酒论酒,共论天下!”

顿了一顿,又道:“更何况我派张燕在洪泽湖本就有监视曹仁地意图曹操现在这么做不过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罢了。”赵云和甘宁一起点头。

太史慈又转过头来看向甘宁,沉声道:“兴霸,洪泽湖虽然不小。但是和你在荆州经常出入的烟波浩渺、白浪滔天的洞庭湖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我原本就在想到底要派谁去支援张燕,因为曹仁乃是曹操手下带兵第一强人,攻城拔寨有如家常便饭一般简单嶷燕虽然厉害,但是和曹仁相比。还差上很多,而且曹仁手下精兵猛将极多,张燕只怕不是对手。不过现在有兴霸在,以洪泽湖为屏障,曹仁何惧之有?“甘宁抱拳沉声道:“属下定不辱命!”

第二天,甘宁便带着自己的八百儿郎奔赴洞庭湖。

太史慈和赵云却悄悄地回到了茺州,静静等待长安之乱的消息。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就从长安传来了消息:长安发生了内讧,先是吕布表示了对望充任命郭嘉为徐州刺史的事情不满。结果弄的吕布和王充两人在议事地时候大吵起来,结果弄得不欢而散。这是一场失去理智的争吵使得一向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地长安政治动荡起来。

王允实力强横,他的势力横跨军政两界,可是因为号称王允死党的张绣和贾翔两人正领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