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群雄,亦不会扫我‘惊雷剑法’之威名”。

陈怀宇听罢袁修纯一番话语,立时被勾起少年人强烈的好胜心,顿觉周身热血澎湃,大有恨不得今日就是八月十五,自己立马插翅飞往落雁峰。如此激情自是冲减了不少感伤离别之意,遂豪情满怀铿声道:“宇儿此去华山,定不负爷爷厚望,要让惊雷剑法独秀落雁峰”。袁修纯听罢自是满心欢喜。

是夜,爷孙俩又促膝长谈直到深夜方才各自就寝。

次日,天刚拂晓,山雾迷蒙随风飘舞,忽急忽徐,忽上忽下,时如狂云飞泻,又时似白练朝天。时值三月初旬,虽是冬去春来却依然春寒料峭,而在这深山绝谷中寒意更甚。

袁修纯、陈怀宇已然早早立于楼前。只见陈怀宇身着一袭紧身白衫,脚蹬黑缎青底云头靴,肩上斜挎着个青灰色的丝质包袱,想是装些必须的用品。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古朴却不失精致的镶金发冠之中,发冠两边各自垂下雪白的丝质冠带,随风飘舞。端的是有如玉树临风一般。

袁修纯此时虽然心下万分不舍,却强作笑颜道:“宇儿,此时距中秋尚有数月时光,你当可一路尽情玩赏向华山而去亦不会误了约期。出谷之后须切记江湖之险恶,凡事须谨小慎微,思而后行。”

“另外,我在你背上的包袱里放有一个黑色布包,华山之约后你自可打开,看了之后你就会明白自己该去干些什么事情。”陈怀宇此时唯有哽咽额首。

袁修纯又幽幽说道:“二十年来,这深壑绝谷已然让爷爷心性淡薄许多,临行之时别无他物相赠,这把惊雷剑已跟随我数十年从未离身,现就将它赠送与你。日后行走江湖当仗此剑锄强扶弱、惩恶扬善、匡扶正义,方不枉爷爷的一番苦心教养。”

陈怀宇此时早已星目含泪,双膝跪地,恭恭敬敬接过惊雷剑哽咽道:“爷爷教诲,宇儿定当铭记于心。”言罢又恭恭敬敬的给袁修纯连叩三个响头方才起身。抬首举目,眼前却已不见了袁修纯,知道袁修纯心下亦是难抑分别感伤,悄然回到屋内。

于是一咬牙,对着竹楼朗声道:“宇儿出谷之后望爷爷多加保重,八月十五约期之后,宇儿定当再回来侍奉您老膝下。”说罢,一个转身捷如灵猿飞鸟般几个起纵向谷顶而上,转瞬之间身影即消失在茫茫山雾中。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乱红点点,绿柳飞丝。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巍峨雄壮的庐山南麓的一条官道之上,由远而近不疾不徐的行来一位身材修长、猿臂蜂腰的白衫少年。

………【第三章 信步游经寻阳郡 初展身手战病驼】………

只见他面如冠玉,朗目剑眉、朱唇皓齿。背负一柄三尺长剑,剑穗迎风飞舞,衣袂轻扬,当真是气宇轩昂,英气逼人。自是惹的不少路人侧目不已、心下羡叹。

毋庸赘言,诸位也能猜到这位少年就是庐山无名谷底那位奇功初成、身怀绝技,遵师命远赴华山之约的陈怀宇。

这大白天的,又是在人来人往的官道上,陈怀宇自是不便施展轻功以免惊世骇俗。于是倒也乐得一路欣赏沿途美景。不知不觉中已然来到古郡浔阳。浔阳郡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又因其襟江踞湖、郡内河道交错的优越地理条件,水运亦十分发达。历来素为东西南北货物的几大集散地之一,故商贾云集、名流荟萃,街道上人流熙攘,实是繁极一时。

不自觉间已然是晌午时分,随人流新奇游逛的陈怀宇此时也觉腹中微有饥饿之感。见前方不远正好有座酒楼,遂信步而入。立时有一小二迎了上来,这小二何等眼光,每天人来人往,三教九流的人物不知见过多少。今看到到眉目俊朗、衣冠楚楚的陈怀宇虽是文质彬彬却气宇轩昂、翩若惊鸿,自知非等闲人物。当即笑容满面的招呼道:“公子里面请”。

便径直引了陈怀宇来到二楼。陈怀宇见此时虽离午膳尚有段时间,但这间酒楼上上下下的桌子已满七八成,足见这间酒楼的生意十分红火。随便找了个临窗的桌子坐下,隔壁的桌子上坐了四个年龄约五十上下的老道,皆头戴青灰色道冠,身着玄色道袍,背负长剑,个个双目精光闪烁,一看就知道几人自当是身手不俗的武林高手。这四个道人乍一见陈怀宇上得楼来亦是不觉微微暗赞此子面容之俊美,气度之非凡。稍稍打量了一番后旋即又各自推杯换盏畅饮起来。只道是一位游山玩水的富家子弟,殊不知陈怀宇在袁修纯不懈调教之下修习其独门内功心法,尽可将精华内敛神功暗藏,一般人绝对看不出来他竟然会身怀绝学。陈怀宇落座后随便点了三两个小菜,要了一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