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儒家一直在变 (第1/1页)

皇帝苏河听到大皇子苏蜀这句话。 这种在他看来,非常幼稚的处理方法。 皇帝苏河这几年治国理政的经验,一些府县级的小官,最喜欢这种处理方法。 解决不了一件麻烦事,那就解决搞事的人。 只要担任过巡抚,有过主政一方的经历,就知道处理事情从什么方向入手,不会提出幼稚的发言。 但皇帝苏河听到大皇子苏蜀这样说,他却没有生气。 以大皇子苏蜀现在治国的能力,能提出这种办法,那还算聪明。 苏蜀真如妖孽一般,提出完美的解决办法。 皇帝苏河还要警惕这个儿子是否还是他的儿子。 那太超乎常人的想象,两年时间苏蜀根本成长不到这一步。 除非像他一样,迎来一个后世的灵魂。 现在苏蜀的回答,符合他这个水平说出的答案。 皇帝苏河耐心教导道:“蜀儿,你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 各打八十大板,不能解决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那只能短时间压下矛盾,更多的矛盾还在积累。 烈火烹油,不把灶台的柴火撤掉,想要加把水把油降温。 油温不高,锅里温度真的降下来。 水烧干之后,油还会沸腾。 油温太高,往油锅里加水,直接就会燃起熊熊大火。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是迫不得已时,才会使用。 现在的事情,还没到那种程度。 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的本质,只有看透问题本质,才能更方便解决问题。” 苏蜀刚听到父皇的话,他神情有些低落,自己没有让父皇满意。 他听到父皇耐心教导自己,心情立刻振奋起来。 自己对于国事的处理,本来就不精通。 父皇能耐心教导,那就证明父皇没有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放弃自己。 苏蜀听到父皇的问话,他仔细思考许久,这才回答道:“父皇,我了解这件事时,也想过导致的原因。 这应该是商人通过给国家大量交税,地位上升。 士人们感觉自己受到威胁,开始做出反击,针对为商人站台的官员。” 皇帝苏河看着儿子清澈又愚蠢的目光。 他如果壮年驾崩,苏蜀登上皇位,必然会被那些人精一样的文臣,玩弄在鼓掌之间。 这种情况在历史中不断上演,这才有主少国疑这个词的出现。 苏蜀必须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并建立起完善的制度。 就像他一直设想的那样,后代无权,议会、内阁和大都督府能代行部分君权,但他们三方制衡。 幼主成年或是遇到中兴之主,皇帝又能从这三方手中,重新夺回君权。 皇帝苏河想要实现这种想法,真的非常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不能让权臣出现,把所有权力都揽到自己身上。 哪怕是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他的子孙后代也能通过君主立宪的方式,成为一名虚君。 皇帝苏河耐心地教导道:“蜀儿,你的说法,那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表面上是士人与商人之争,事实上哪有那么简单。 士人不可能拧成一股绳,商人也不是铁板一块。 不要把一个复杂的势力,简单化、脸谱化。 这样你的对手将会十分庞大,自身就会气馁,一点都感觉不到胜算。 任何团体都是由共同的利益促成,他们内部也有着利益纠纷。 只是遇到外敌,短暂的团结起来。 看问题的本质就是盯着利益,哪一方可能获利,最终由哪一方获利。 它必定与这件事相关。 想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梳理这其中繁杂的利益。 士人与商人之争,看是两个群体的争端,维护自身的利益。 本质上可不是这个情况。 前朝九成的税,都是由底层农民缴纳。 朝廷上的诸公,谁又关心农民的利益。 这件事的本质,就是海外派与本土派之争。 叫得起劲的商人,都是掌握数十艘大海船,他们垄断着海外贸易。 那些士人背后也有商人,只不过是本土的工厂主。 这件事情爆发的原因,那就是本土的工厂主,生产了大量的工业品。 他们赚的钱,竟然没有那些出海的商人赚的多。 这些工厂主联合起来,通过自己一方的官员,鼓动朝廷对出口征收重税。 他们还要让朝廷,对部分商品进行管制。 例如青霉素、青蒿素、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品。各种钢管、纺织机等器械。 这些都是出海的高利润商品,把这些禁掉,就能让出海的商人元气大伤。” 苏蜀听到父皇说完,他直接震惊的瞪大嘴巴。 “父皇,这怎么可能。 士人的背后应该是传统儒家,他们都是读书人,怎么可能是那些被煤灰熏黑的工厂主。” 皇帝苏河看到儿子苏蜀,都惊讶的站起身。 他哈哈哈一笑,苏蜀装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现在才露出青少年的莽撞。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