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归国的影响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大皇子苏蜀回宫做准备,期待明日他第一次上朝时的表现。 苏蜀知道人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他必须要在文武百官面前,表现出能继承大统的实力。 这样才能尽力拉拢旁观的官员,为他摇旗呐喊。 他等到正式成为储君的那一天,就不用像现在这样韬光养晦。 大皇子苏蜀伏案写着明日上朝的发言稿。 他却不知道,自己归来的消息已经被外面的群臣了解到。 正是由于这一突发状况,许多官员冒着被御史弹劾的风险,他们乘坐汽车出门。 京城内名贵品牌的汽车,大部分都汇集到几家高门大户附近。 汽车门打开,一位穿着华丽的人悄悄走进宅邸。 送他来的汽车渐渐隐入黑暗之中。 内阁大臣林文静的府邸灯火通明,不断有官员悄悄进入福宅之中。 府邸的护卫和侍女紧张查验众人的身份,确认是熟面孔之后,才会把他们带到隔音极好的书房之中。 林文静看着众人慌张的模样,他这一派人才凋零,很多人也没有归心,一些想要保障内部小团体的利益。 众所周知,除了皇帝陛下亲自指定,内阁推荐的吏部尚书,都是内阁首相同势力的官员。 内阁首相与吏部尚书有矛盾,内阁首相想要行驶最重要的人事权时,就会受到吏部尚书的掣肘。 新首相就任之后,都会想办法把吏部尚书调到地方或是升任内阁,空出位置交给首相运作。 林文静一直跟着王仲策做事,作为皇帝苏河未称王时的文臣,他的身份地位很高。 王仲策前往海外建国,庞大的王党分崩离析。 有的人自立门户,只想经营自己的小圈子。 有一些淡泊名利的人或是想要投机的人,他们以心学门徒自居。 自诩听从王师的指导,教导年幼的大皇子。 这些人的想法,其他人看得很明白,他们能力较弱,没有升上去的空间,想要通过扶持大皇子的方式,为自己或子孙后代,争到一场滔天的富贵。 更多的人,选择投靠当时的大势力,还是那种可以让自己更进一步的势力。 林文静选择当时的首相魏时鸣,他虽是投靠过去,但也是有身份的官员。 他在这个团体中,一直以三号人物自居。 魏时鸣首相与内阁大臣李志升相斗。 两人打出火气之后,想要借助皇帝陛下的力量,解决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直接触犯皇帝苏河的底线,竟敢把皇帝当成工具。 这直接导致大批官员被牵连,他们派系元气大伤。 实力受损之后,海外和两广地区的官员趁机争夺权力,为海贸保驾护航。 这些人非常凶猛,开始打的众人毫无准备,丢失了很多关键的岗位。 这段时间,儒家刚刚完成思想转型,正准备把散乱的内部势力捏合在一起。 披着商家皮的海贸支持者,直接打断了这个进程。 要不然作为帝国最强大的一支文官势力,怎么会与刚发展的商家打的旗鼓相当。 这些人掌握着海量的银币,他们还用报纸等途径造模棱两可的谣言。 这些人用春秋笔法,暗中引导百姓,是他们暗中发力,搞掉帝国首相,以抬高他们的身价。 林文静正酝酿一个大反击,准备解决户部尚书古千道。 这位广西巡抚出身的官员,他天然就倒向海贸那一派。 但大皇子苏蜀归国,这个消息直接打断了林文静的安排。 他们都知道,大皇子跟随帝国皇家海军舰队环游世界。 这件事情刚开始,还有官员在讨论。 但随着时间缓缓过去,除了那些心学门徒之外,很少有人会关注大皇子怎么样? 因为大皇子影响不到他们的仕途。 现在却完全不同,大皇子归国,他经历了海外的那些事,对海贸的看法,肯定不会是厌恶。 特别是了解到,大皇子明日会上朝。 可以上朝旁听朝政的皇子,这已经表露出皇帝苏河的意见。 他们这些人必须要考虑到大皇子对局势的影响。 内阁大臣林文静从回忆之中恢复过来,他看着书房内乱糟糟的情景。 他用手敲了敲桌子,发出砰砰的声音。 “众位仁兄,我们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现在是隐而不发,还是拼出全力,解决那些南方佬。 大家要商议出一份行动准则,一旦开始行动,那就不要后悔。” 林文静这句话一出口,书房内嘈杂的声音更甚以往。 众人之间互相商讨利弊,开始有一些争吵声,随后争吵声渐大。 有人点起了第一根烟,不久之后书房内就烟雾缭绕。 有一些分歧,但他们都是人精,知道现在已经是最关键的时刻,现在还内斗,那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林文静一只手敲着桌子,一只手弹着烟灰,做最后总结。 “诸位仁兄已经达成共识,我们作为儒家正统,必须要支持太子,谁是太子支持谁。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