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不太大的大朝会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翌日一早,朱元璋传旨召开了大朝会。 说是大朝会,其实也不是很大,只是一些衙门的头头在奉天殿里发表一下意见。 比起御门听政的排场小多了,在场的都是在京四品以上的实职官儿,算是一个小型的会议。 沐英父子与何福也目光肃穆的站在人群里,在后宫,他们是儿孙,可到了奉天殿,他们就是大明的臣子。 穿的也差不多,都是武官袍服,唯一有区别的是补子,何福是金吾后卫指挥同知,从三品,补子上是老虎,而沐英是五军都督府同知,从一品,补子上是狮子。 这些东西还没有真正的纳入朝廷的礼典,只能算是官场的潜规则。 不过沐春就不一样了,他身上穿的是一件大红色的麒麟袍服,不算朝服,算是赐服的一种。 是马皇后在他十六岁那年送给他的,胸前的麒麟图案也不一样,沐英和何福儿的狮子老虎是补子,缝在官服上的,而沐春胸前的麒麟图案是整个使用金丝银线绣成的,平时他宝贝极了,每回大场面都得穿出来炫耀一番。 ...... “起了吗?”朱标的开场白永远这么老套。 “起了起了”朱雄英把手里的汗巾一撂,拉着朱标的手就往外跑:今儿个是他第一次参加朝会,他很激动...... “等会儿!”朱标拦住了他,看着他身上的腰带直皱眉头,一指旁边的墩子: “太素了,换根雕龙的去” ...... “嗯!”朱标满意的点了点头,路上还不停的交代,他太知道自己儿子的性子了: “这次你皇爷爷要你参加朝会,孤也不指望你能一鸣惊人,技惊四座,但是最起码要谨慎、稳重!” 走着路还不停的整理着朱雄英的衣领: “满朝文武都在,那些当官儿的都是人精,眼睫毛头发丝儿都是空的,一句话说的不妥当就会丢人” “丢爹的人无妨,关口是不能丢你皇爷爷的人” 顿了顿,朱标突然感觉不对劲: “不对,丢孤的人也不成!” “敢让孤闹个大红脸,回来非揍死你!” ...... 等到了偏殿,朱元璋正在穿龙袍,尽管十分的不耐,还是一脸笑咪咪的受着宦官的摆弄。 因为太麻烦,这件龙袍他已经好久没穿过了。 “走!”朱元璋对着铜镜瞅了瞅,扯着朱雄英的手,缓缓走进奉天殿。 在满朝文武震惊的目光下,朱雄英踩着丹陛御阶,一直走到放着龙椅的高台上。 在高台上站定,朱元璋缓缓的回头,目光从左到右看过去....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登高望远,朱雄英现在可以看到所有的官员,看着所有人都跪在自己面前,朱雄英不由的把已经很直的背脊挺得更直了。 没有人可以拒绝这至高无上的权利。 朱元璋背着手在高台上站了好久: “都起来” 老皇帝可怕,开国的老皇帝更可怕,铁血中带着无情: “今儿诏你们来,是要议一议” “云南!” 奉天殿的空间很大,说话都带着回音,扭头坐到龙椅上: “沐英” “你说一说” “臣遵旨!”沐英缓缓的开口: “就军事而言,目前大明在云南设立了大理卫、楚雄卫、临安卫、越州卫、洱河卫、曲靖卫等十万余人,这十余万人吃马喂,每天都要消耗数以万计的粮食” “而民事更难,前元战乱不休,多数百姓逃亡深山密林,云南府汇集的户籍田亩人口臣整理了几遍,都对不上” “百姓生活艰难,虽然物产丰盈,无奈商路不顺,内外难以交通,很多好东西运不出大山” “缅甸、安南虽向我大明称臣,但俱在云南边境陈以重兵,万一...” “以麓川国为首的少数土司不服教化,不尊王道,盘踞滇地西南,与我大军遥相对持” 沐英就是来提问题的,他的话就突出几个重点:没钱、没人、没地、没粮。 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这也没有、那也没有。 “哦~”朱元璋拉了一个长音,面无表情:“那这么说来没一件好事儿了?” 沐英是个实在的人,有什么说什么: “有,云南民风淳朴,百姓踏实勤劳,又饱受前元兵戈袭扰,民心迫切思定” “臣在云南时,每天就有不少土司向往大明,前来投靠” ...... 朱元璋沉思了好久,抬起头看向下面的群臣: “都听见了?” “有什么想法,给咱说一说!” “嗡”群臣开始了小声的窃窃私语,瞬间就像突然出现几千只苍蝇一般,吵扰不停。 朱雄英也低下头思考起来:毕竟是一省的国政,如果自己处在这个位置,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吵了好久,也不见有个什么决定,这的也有,说那的也有,已经快把朱元璋的忍耐心耗完了..... 扭头看向朱雄英,看朱雄英也是一脸思考的模样: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