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人比人气人 (第1/2页)

凡是清川县出现过的新农具,图纸上都标有尺寸,因此制造起来并不困难。 在场官员一同努力,除了脚踩拌桶的打谷轮外,曲辕犁、风车和三轮车都制造出来了。 看着实物,大家的心情更加心潮澎湃。 恨不得马上就投入使用。 但天色已晚,谭罡源欣慰的看着众人道:“今日就到此为止,大家都辛苦了,归家去吧。” 工坊里点满了油灯与蜡烛,灯火通明,大家不觉得有多晚,当走到窗前看到外面黑透了,这才反应过来:哦,该回家吃饭了。 大家一起走出工部衙门,各自坐上马车归家。 唐一璇上了马车,就看到里面有个食盒,这时唐行的声音传了进来:“主子,食盒里的饭菜是在最近的一家食肆买的,您凑合一下啊。” 说完后,唐行将一个油纸包递给唐止,里面是两个肉包子。 “多谢了。” 唐一璇和唐止同时道谢。 虽然他双标得很,但唐止确实饿了,这两包子来得及时。 唐行笑了笑,驾着马车缓缓朝唐府的方向驶去。 马车走得平稳,里面的灯笼放在左右两侧固定着,唐一璇打开食盒,一荤一素,虽有些冷了,但能填饱肚子就行,她不挑食。 ??? 首辅府上,前院的书房里。 姜正清穿着一身黑衣站在书案前,恭敬道:“叔父,我虽不知谭罡源今日为何进宫,但肯定与唐一骏有关。他一来衙门,就去找了谭罡源,还拿着布袋子。 下午,谭罡源又叫了一批官员去他的院子,唐一骏也在,我打听了,唐一骏不肯说,下值后,我特意多留了一会,让人去打听,发现白日去了谭罡源院子里的官员都没有走。” 姜先槐并未把工部尚书放在眼里,眼下最要紧的是防着太子那边出手,只道:“你既不知所为何事,就稳住了,不要打草惊蛇。” 姜正清却不放心:“可要将唐一骏那小子控制起来?” “难得你有这样的魄力,你打算怎么控制他?”姜先槐看着他,这个侄子谨慎有余,魄力不足。 姜正清面露窘迫之色,须臾,他冷静开口:“唐一骏颇有心计,在衙门里拉了一帮人,又与单长逸那伙纨绔结识,我担心他会找他们帮忙,故意找叔父麻烦。所以我想出一计,让他自顾不暇。” 姜正清知道唐一骏还未说亲,低声道:“只是此事还需要叔父出面,请三皇子送他四个女子,让他沉迷女色,后院起火。” 请三皇子送女子,唐一骏何德何能? 姜先槐没理会他这荒唐的计策,问道:“你说他与单国公府的世子有来往?” 他会知道单长逸,也是此人一番‘不做官,不与走狗为伍’的言论,曾在京城闹出很大风波,若非单国公厚着脸皮去众官宦之家赔礼道歉,此子定要被发配边疆,倒是没想到唐一骏能得他的青眼。 姜正清点头道:“对,那户部尚书的次子方正初也与唐一骏熟识。他们竟还一起出城,在四溪村的百姓家里吃席,您说可笑不可笑。” 姜先槐眉头微皱,提醒他:“他虽是黄毛小儿,不足为惧,但身边有江湖高手,莫要暴露你的身份。” 姜正清心中一凛,拱手说了声是。 姜先槐吩咐:“不过你的顾虑也不无道理,他不会无故去四溪村,你派人去查一查。” 姜正清又应了一声是。 ??? 整整五日,工部衙门的所有匠人都在加班加点,四样新农具都制造了五百多件。 谭罡源在第二日时,就将四样新农具的实物拉到宫门前,虽还是没能如愿进宫见皇上,但却让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工部制造出四样‘惠民、便民’的新农具,一时朝野震荡。 百姓们好奇新农具长什么样,纷纷来到工部衙门口观看。 这还是工部衙门头一回这么风光,无论是参与制造的,还是未参与制造的官员,挤进水泄不通的人群,都抬头挺胸的走进衙门。 其他衙门的官员也来看过,虽然多数人面上不显,但心里是很羡慕的。 尤其那些百姓对工部的官员赞口不绝,听得他们心里像是喝了一缸子醋般酸得很呐。 工部衙门运送新农具出京城时,街道两旁,许多百姓围观,场面浩大,就连在茶楼喝茶的世家公子们都站在窗前,好奇观望。 “工部这回是出尽风头了,京城到处都在议论那新农具。” “听说全是一人所想,好像是叫什么唐,唐一骏的。” “唐一骏?那不是跟单世子他们玩得好的一个从五品员外郎吗?” “居然是他?!” 这些公子们惊奇不已。 另一处茶楼里,单长逸、方正初和楚琰他们也看到了百姓围观的盛况。 想到这一切是因唐大人而起,他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工部衙门的车队远去,他们回到桌前坐下。 方正初羡慕的说:“唐大人和我们年纪相仿,却已经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只要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使用新农具,唐大人的名声便会响彻大燕朝啊。” 楚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压压惊。 “人比人,气死人,何必跟妖孽相比呢。” “……” 方正初觉得他说的很有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