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他闻了闻,纵在伽罗香的遮掩之下,也是忽地一怔:“白梅?”

“玉蝶梅香,”我收回手,舔净未干余血,才道,“家父血带绿萼梅香,比我的血香略薄上一些。”

“空氏皇族的传承么?”明越流看着我,目光中多了一丝警觉。

“可以这么说。”我转过头,去拣一本《移柳录》。

明越流沉默,夺过我的书翻看几眼,对我研究农学移植法已见怪不怪。

++++++++++++++++++++++++++++++++++++++++++++++++++++++++++++++++++++++++++

在建的清元宫爆出了大案子。初名为重元殿的外朝第一大殿东阁土台夯实不牢,导致包砌青砖至上层时出现了崩塌事故,虽只伤了几名工匠,但堂堂新宫第一殿竟会如此草率了事,令当朝皇帝大为震怒,着大理寺严审此案。审案过程中又爆出种种丑闻秘往,竟至闹得整个朝廷人心惶惶。

我身在成均,也听闻撤职查办的诸人名单。皇帝过问得勤,常亲往清元宫督阵。其余能走路的皇子也争先恐后去“劳军慰民”,大有争最好名声的势头。我建议明越流先打听清楚,在中书省、门下省官员同行时才前往。他听了我话,转回来兴高采烈,原来他与义父又见了一面,而定朝皇帝对他的前去未表露排斥和厌恶。

这孩子虽无钱无权,拉拢人却颇在行。我暗暗想,若以后不为皇帝,做个朝臣也是不亏,根连错节,最是稳当。

我看着雪得发青的双手,漫漫随想。

定朝景初八年九月望,景初帝明观波改清元宫为甘露宫,改重元殿为淳熙殿,并赐中殿名为清宁殿,后殿为淳宁殿。续召五万民众修建甘露宫,天下无怨,皆应大修之举。这三大殿名未免柔有余而威不足,似不像定朝皇帝手笔。

我更隐隐地忐忑起来,我那几张凉殿设计图纸,可到了谁手上?

究竟,白等而已。

五重·浓雪·空祈因

小雪不期而至。时景初八年腊月廿一,乃为定朝史上最迟的晴上府初雪日。

“过两日雪大,甘露宫该停工了。”我向着埋头苦书的芮右侍中道。“应是如此。”

芮右侍中为人端方,年半百而至左散骑常侍,无争位之心。因芮氏也是盘根朝廷的大家,兼他之姊为前帝雍熙帝之贵太妃,颇得景初帝敬重,是以与我处得甚佳,对我以前梁夏太子身份快速爬升也不予在意。不问不顾任何外事,正是难得好臣子。

各自沉默做事。我翻动书卷,手无意识地敲桌。

“皇上驾到——”门下省是何等地方,定朝皇帝来往频繁,早是习惯。

“二位爱卿请起。朕欲往甘露宫。”停工前的最后检收,是应该。

我默默收起文件案稿,整理衣饰,起身随行。“重隐,朕所赐物?”我字重隐,为母后端佑皇后所起,梁夏朝中自然知道。定朝皇帝喜称臣下字,脱口而出,浑若无事。

我只得从桌下取出一布包来,解出白袍穿上。

月白卷云纹白越织,江南东道贡品,上赐正二品门下侍中空祈因。

++++++++++++++++++++++++++++++++++++++++++++++++++++++++++++++++++++++

甘露宫工程于正月初十复工,至五月初,城墙及三大殿主殿群已完工。我随定朝皇帝再一次巡行甘露宫,走上淳熙殿东阁后眺三大殿,淳熙在天,清宁潜渊,淳宁将翔,各自端庄。宫城大殿虽大体一般模样,但在长宽丈量、梁柱雕工等略有不同,实则显设计者独到匠心。

淳宁殿后太液池已在挖掘引水之中,两边凉殿基址远远可见。观左边基地,我微怔:形状并不规整,弧角波形在一围方正中极为难得。谁家手笔?

我因想,该寻个法子问问旁人。定朝皇帝却先开口:“这显徽殿址,有些趣味。”

随行的工部尚书上来道:“微臣着人依设计详细计算定稿,务要显出陛下圣意来,请陛下放心。”

“朕是极喜欢那显徽殿构造。听闻显徽殿稿非出于封爱卿手笔?”

将作大臣封氏连忙出列回答:“禀陛下,此稿乃是胡尚书转交给微臣,微臣并不知是何人所作。微臣因见此稿别致,才冒犯敬上,请陛下恕罪。”

工部尚书胡氏见皇帝眼光瞟来,忙接口:“微臣从薛员外郎处得到此稿,颇见功力,才荐与封将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