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章 南城 (第1/2页)

肖老大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后,察觉到自己的双脚还在不听话的微微发抖,赶紧用双手压着:“其中有一个衙役,还说我有点面熟。” 那一刻,吓得他腿一软,差点摔倒在地。 淳安县的衙役们,心想:能不面熟嘛?你们都敲人家二百两银子。 淳安县这边的衙役们,也不愿让他们知道,自家断了他们的财路,其中一个衙役就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是住我后面的街坊,准备去经商,来办个路引。” 常山县过来的衙役们,也绝对想不到,这边的衙役会撒谎骗他们。 哪怕觉得有点面熟,也以为是肖老大他们去常山县经商见过面,才会有这样的错觉。 因此也没有盯着不放,而是说起他们来的任务:“我们大人想请王大人和诸位帮忙,严查进出的城门口,一定要把重伤盛大人的歹徒抓起来…” 后面他们就没有听到,被衙役催着离开了。 不过他们一想到,自己就和想抓他们的人同处一室过,都是心慌脚软,走路都像是踩在棉花堆里。 现在肖老大特别担心那些人想起自己是谁,才会急慌慌的让大家赶路离开。 主要是百姓遇上差役,就像是老鼠遇上猫,心里就会忍不住恐慌。 他宁愿面对山匪,起码心里不会心慌气短,就怕被逮进大狱,怕会祸及家人。 “我的娘啊!”肖老娘也吓得不行,赶紧招呼儿媳儿孙们:“都赶紧的,快去收拾东西。” 有些行李都没拆,早上起来后就准备跑路的,因此很快就把各自的行李放到骡车上。 趁着这边在收拾厨房,又让一直在啃馒头的三郎去前面喊客栈小二过来,准备退房。 约莫半个时辰后,肖家人就赶着骡车来到了城门口。 肖老大心里是战战兢兢,深怕被差役拦下。 才得了一笔意外之财的差役们看到他这个肥羊,却都很和气,扫了一眼就让他们过去了。 昨儿被好酒配着饺子招待的差役,还特意对肖老大低声道:“老哥,你们最近可别去常山县,那边现在进出盘查的特别严,要是被牵连进去就麻烦了。” 肖老大不住的点头道谢,心想:打死我也不会再去常山县了。 等驾着骡车离开好远,肖老大才松了口气,回头看了眼已经看不到的城门,有点不敢置信:“咱们真的出来了?” 他原本以为要被严查,很有可能九死一生,结果这么顺利? 肖筱倒是有点明白:“应该是他们根本就没怀疑咱们,又收了咱们百两银子,大人们吃肉,他们也跟着喝汤了,才对咱们这么和气。” 又忍不住感叹:“有钱能使鬼推磨,还是得有银子啊!” 肖老大锤锤自己的胸,胸口有点梗,今儿实在是太受刺激了。 他也知道银子好使,但是银子难挣啊? 想到这回还是靠小三儿撸了那混蛋的金冠玉佩才能得了一大笔意外之财,他心想:占山为王的银子倒是好挣,但是他们又没这能力。 先前肖筱也被吓住了,都没时间看路引。 现在安心下来,她也好奇:“爹,咱们去哪儿落户啊?” 肖老大就又开始显摆了:“我想着,那混蛋的爹在婺州,吴家人在乌伤,咱们都要避着点,就选了吴宁县去落户,听说离乌伤得一天的路程呢?” “吴宁县?”肖筱兴奋的差点就跳起来。 上辈子的她,就是吴宁县的人啊? 她冲爹竖起大拇指:“爹你想的真周到。” “哈哈哈!”肖老大心里高兴:“三儿你也很机灵。” 柳氏她们听着父女互相吹捧,也都跟着露出来了笑容。 不得不说,临近八月的天气,秋高气爽,很适合赶路。 虽然住在野外的晚上有点冷,但是有火堆,也有被子,睡的也挺好的。 反正肖老娘想现在特别喜欢野外:“外面也挺好的,客栈费银子,城里面连柴火都要十五个铜板一担。” “现在咱们住外面,多省铜钱啊?” 而且他们也发现了,这边的官道上来往的车马也比豫章那边多。 车马多,就代表着繁华和安全。 现在有了新的路引和户籍,他们再进南城去就没有阻拦。 不过肖家人也发现了,城门口二十多张通缉令里,也有肖家三姐妹的画像。 可惜画师的技术太好,把肖筱进盛府的模样画的很传神。 看到通缉令上那肤白貌美,纤腰一把,还穿着素色衣裙的小美人,再看看现在穿着褐色短打,风尘仆仆的肖筱,真的是恍若两人。 就连柳氏也不担心会被认出来。 不过大家进城,看到衙役还是会下意思的心虚气短,因此肖老大就开口:“咱们分开去采买,补足了油盐米面就会赶紧离开。” 肖老娘对此很赞同:“行,过一个时辰在这边汇合。” 反正她是绝不会再花冤枉钱,租小院子住。 肖老大立马摇头:“现在还没午时呢,等申时初都回来也来得及。” 他还想趁此机会多买些糕点,再问问物价,看看能不能打探一下吴宁县的消息。 肖筱开口了:“都快午时了,咱们先找个地方吃午饭吧?” 官道上人多的好处是结伴而行,不会遇到山匪。 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