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北地狼烟起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多尔衮摆了摆手,制止了范文程的解释,“范学士,本王不是小气之人,你继续说便是。” 范文程好似长舒了一口气,继续道:“摄政王可以派人与李自成联系,对他说,我军入关,只为劫掠。那样的话,李自成定然会视我军于无物而全力攻城。等其两败俱伤之时,我军再倾力而攻,必将轻松拿下整个北地。” 多尔衮轻轻的点了点头,“倒是可行,但李自成会相信吗?” 范文程笑着点了点头,“摄政王放心。汉人历来妄自尊大,瞧不起其他各族。若我军主动派人前去,主动示弱,他们必会上当。” 多尔衮思索片刻,最后点了点头,“有理。但派何人前去呢!这人不但得有胆识,还得有谋略。“ 范文程抱拳道:“臣推荐宁完我,宁大学士。同时,朕推荐罗绣锦前往京师,会见崇祯皇帝。” 多尔衮愣道:“会见崇祯皇帝干吗?” 范文程笑道:“当然是告诉他,我军入关是为了助明廷平贼,只要他许诺我军百万两白银,同时割让整个辽东,我军便助其平灭李自成。” 多尔衮面露讶异,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你的意思是对他们两边都那么说,让他们误以为我军是来助他们的,从而让他们持续、激烈的对抗下去?” 范文程抱拳道:“摄政王英明。” 多尔衮想了想,随即大笑道:“范学士真是我大清的宝贝啊!有您在,何愁大清得不了天下。” 范文程面露无限感激之色,跪下道:“摄政王谬赞。臣愿为大清万死不辞。” 多尔衮点了点头,“起来吧!范学士,这两件事,本王都依你。但定好了计划,如何进军,你也得拿个主意。” 范文程抱拳道:“摄政王,军略非范某所长,此事,您还是得和诸位王爷和洪先生多商议。” 多尔衮点了点头,大声向外道:“詹岱,进来。” 一个身材粗壮的汉子顿时走了进来,“主子,您叫我。” 多尔衮点头,说道:“去请老十二、老十五、济尔哈朗、阿巴泰、满达海、豪格他们来。对了,还有洪承畴。” 六月十日,九边的烽火再次燃了起来。 西起大同东北方向的白羊口,东至山海关界岭口,在数百里长的长城沿线上,各处烽火不断燃起。 十一日正午,白羊口失陷,五百守军战死。阳和兵备道于重华率三千士卒降,清军前方抵达大同近郊。 同日,清军从瓦房沟方向突入龙门所,赤城堡、龙门卫接连失陷。 宣府总兵黑云龙得知消息后遣其子黑明道率一千士卒增援龙门卫,遭受清军大队,兵败身死,全军尽没。 十二日,清军近万人围攻宣府。并收取张家口堡、万全左卫和万全右卫,和怀安卫。 明军或死或降,损兵两万余,宣府沦为孤城。 同日,三千清军从古北口杀向密云,密云总兵王应龙率五千士卒不战而降。 唯密云守城使周祚鼎在县令逃跑之后,代行县令之权,会同密云后卫指挥使秦高峰死守密云县城。 十三日,两万清军猛攻卢龙塞,三千余兵卒坚守两日,没得任何援兵。关破,清军屠尽关内老少。 十六日,蓟州镇破,副将罗源自杀殉国,参将杨神通率部归降。 十七日,顺天巡抚宋权携遵化军民七千余降。 十八日,清军前方杀至永平府,兵围卢龙城。 吴三桂率精兵两万,与之激战两日。最终清军增兵,吴三桂撤退。监军张若麟率部降,清军占据卢龙城,切断了山海关到京师的陆上道路。 而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闯军从十二日开始,在十日内,对拱北城发起了八次进攻,鲜血染红了卢沟河。 朱由哲端坐在龙椅上,下面站立着的是多尔衮派来的使者罗绣锦,“你便是罗绣锦?” 罗绣锦抱拳行礼,“正是臣!” 朱由哲点了点头,“不错,你的汉话说的不错,名字也像汉人。若不是知道你是多尔衮派来的,朕都以为你是汉人呢!” 罗绣锦脸胀的通红,“禀大明皇帝,臣就是汉人。” 朱由哲故意面露惊讶,“啊,不会吧!你竟然是汉人?” 李邦华上前道:“陛下,此人确实是汉人,还曾是生员。在大凌河之战后,归附东虏,受虏酋皇太极重用。” 罗绣锦眉头一挑,“请您对我国皇帝放尊重点。我此次前来,正是代表我家摄政王来和大明皇帝议和的。” 李邦华眉眼一翻,没有理会他。 朱由哲却提起了兴趣,“议和?好啊!说说,怎么个议和法?” 罗绣锦拱手向朱由哲行了一礼,这才缓声道:“我摄政王知贼军逼近大明京师,而官军难以抵挡。我八旗将士所向披靡,愿为大明皇帝效力,平灭贼寇。” 朱由哲笑道:“都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说吧!你们助朕,想要得到什么?” 罗绣锦道:“只有两个小小的条件。一,大明出银百万两,作为我大军出征的军费。二,大明皇帝同意割让整个辽东,包括山海关之东的所有领土。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我军便会立即出兵。” 底下大臣嗡的一下炸开了锅,窃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