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众人冒风雪出行 (第1/1页)

拜访诸葛亮,结果连院门都没进去,刘备感到失望,关羽和张飞更是满胸怒气,三人郁郁而行,回归新野。 正行走时,忽然对面有一人,手拄犁杖,身穿布袍,风姿不俗,阔步而来。 刘备看见这人,便和关羽张飞说:“对面这人一看就与众不同,可能就是卧龙先生。” 说完,刘备急忙下马,上前向来人施礼:“请问阁下可是卧龙先生?” 来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崔钧,假装偶遇,与刘备一见。 崔钧还礼说:“我不是孔明,孔明与我是好友,我名崔钧,字州平。请问将军是哪位?” 刘备从水镜先生处,听到过崔钧的名字,便说:“久闻先生大名,在下刘备,来这里是求见卧龙的。” 这次介绍自己时,刘备再也没加任何一个官职,而是老老实实只说了姓和名。 互报姓名后,刘备与崔钧两人就站在路边,聊了起来。 “将军因为何事,想见孔明?” 刘备说:“当今,天下已乱,四海纷争,我想平乱扶汉,又无良策,所以求教于卧龙先生。” 崔钧听言,笑了笑说:“自古以来,天下总是时治时乱,光武中兴到现在已经二百多年,当下正是从太平转向动乱的时代,人力难以改变。” “虽然人力难为,但我是汉朝子孙,不能轻言放弃。” “顺势而为则易,逆势而为则难,将军请孔明济世,但恐怕到头来都是徒劳。” …… 刘备与崔钧明显是话不投机,不过刘备还是很礼貌地说:“多谢先生指教,不知先生可知,孔明去了哪里?” 崔钧说:“我也是来找孔明的,既然他不在家,那在下告辞,他日有缘再见。” 说完崔钧向刘备拱手告别,转身离去。 张飞早就不耐烦了,看崔钧走远,抱怨道:“卧龙又没见着,碰到个书呆子,耽误这么多功夫。” 刘备则说,此人见解不同,但也是隐士高人。 …… 刘备三人回云新野后,又过了一月左右,天气渐渐转寒。 一天清早,孔明见空中乌云重重,北风凛冽,知道不久将下大雪。便与黄月英商量,和她回娘家看望下老岳父黄承彦。 临行前,孔明与诸葛均嘱咐说:“今天刘豫州肯定还会到访,我不在家,你小心接待。‘ 诸葛均不解,问道:“兄长,你怎么知道刘豫州今天还会来呢?你看今天的天气,可不大好。” “三弟,正是因为天气不好,一会儿将下大雪,刘豫州才会再次到访,风雪而来,才显得他求贤殷勤。” “原来如此,那兄长放心外出,我在家中自有道理。” 孔明说:“那有劳三弟了。” …… 家里安排好后,孔明与黄月英一起去岳父黄承彦家,整个路途大约要两个小时,走到一半时,天空就飘起了雪花,等到黄家时,两人的斗篷就全白了。 抖掉身上的雪,走进房内,此时黄承彦正在围着火炉烤火。 黄月英直接喊了声:“爹,我们来了。”然后就上前,挤到火炉边上。 孔明则恭敬地施礼,拜见岳父大人。 黄承彦看孔明夫妇到来,很高兴,但又觉得奇怪,问道:“今天风雪这么大,你们怎么在今天这样的天气出门?” 黄月英说:“孔明准备出仕建业了,今天他不能呆在家里。” 黄承彦听罢问:“孔明当真要出山吗?天下诸侯打算投哪家呢?若想投荆州刘景升的话,我可以举荐,以孔明之才,必得要职。” “爹,来请孔明的人,应当已经在路上了,孔明还不准备与他相见,所以今天我们才特地外出。” “哈哈哈,原来是避而不见,考验对方的求贤之心呀。对方是哪位明主?,能入孔明之眼。” 孔明说:“岳父大人,今天来的人是新野的皇叔刘玄德。” “刘皇叔可是名满天下的英雄,虽然现在暂居新野小县,以后一定能够成就大业,我也正想见上他一见。” 说完,黄承彦叫小童去牵驴,准备去孔明家。 黄月英说:“爹,今天风雪这么大,你就不要出去了吧?” 黄承彦说:“不怕,我带上一葫芦暖酒,路上喝。” 然后,黄承彦穿上一身厚厚的裘衣,戴上棉帽,也不理孔明和黄月英二人,自己引着小童就出门了。 …… 此时的新野城中,刘备见天降大雪,便叫人备马,唤关羽张飞出来,准备一起再去卧龙冈。 张飞一听马上就急了,叫着说:“大哥,风雪这么大,天寒地冻,怎么还去卧龙那里?要去也要选个好天气呀。” 刘备说:“三弟,正是因为下雪天,我才要去,好让卧龙先生知道我的殷勤。如果你们怕冷,就不要去了,我一个人去。” 张飞说:“我死都不怕,怎么会怕冷呢,去就去,我正要看看孔明是什么样的人,让大哥如此劳神。” “去也可以,但不许乱说话。” “好的,大哥,我知道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