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第2/2页)

,越想越气。就在这个时候,侍官登门传令了。 一封新的任命将他们所有人顷刻间打醒,谁也顾不得淳于越那点罪过。 王上这是什么意思?! 侍官一走,大儒们就着急忙慌地出门,去寻找其他同僚。待人聚齐后,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收到了同样的任命。 众人谁也不是个傻子,一下子就想明白了王上的用意。 他们的大王这是一点都没有培养其他公子的意思,哪怕长公子之前犯了那么多傻,还是想叫长公子继承衣钵。 之所以派遣他们去其他公子那边,还着重提到了要教导“为人处世”。这不就是觉得儒家这一套教化不适合他大秦下一任的王,只适合那些不要和继承人争权的闲散公子吗? 大王想让他们把其他公子养成个谦谦君子,最好性格敦厚仁善一些。 这样的公子虽然当不了秦王,却很适合给秦王做左膀右臂。再不济,不入朝堂,只做个富贵闲人,也挺不错的。 秦王政半点不担心万一扶苏培养不起来,回头再去养其他儿子,会因为这番教导而困难重重。 他自信可以将扶苏掰回来,那么其他还不如扶苏受荼毒深的儿子,自然也可以。 大秦历代公子是有竞争者的,厉害的对手能促进他们的成长。但这个优点到了秦王政这里不存在,他自负自己的儿子不需要什么竞争者也能成才。 反倒是其他公子的心被养大之后,将会十分麻烦。兄弟为了争夺王位互相倾轧,甚至举兵造反,这将是乱国之本。 秦王政深以为,日后一统天下的大秦短期内不需要这样的波折。初生的大一统王朝本就脆弱,还是少点乱象为妙。 大儒们既弄懂了王上的意思,便不由得苦笑起来。 去了其他公子身边,且不说那些公子会不会因为早有夺位之心而不待见他们。就算公子们没那些小心思,他们这些人日后只怕也很难入朝掌握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