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此事我已有了安排。我麾下有一人,姓赵名累。此人为人谨慎,忠诚可靠,就由他押运粮草!”蒯越从容不迫地道。蔡瑁眼见他如此自信,调拨得当顿时自己也安心了不少。

而此时,三万扬州军出了庐江,乘船沿长江西进,横穿江夏直至汉阳下船,然后赵峰率军两万五千走夷陵大道,张辽率军五千以作偏师走华容道,两路人马至江陵汇合。

“文远,你这一路上只有华容县这一处城池,还望尽早破之,赶赴江陵!”赵峰临别前也是特意叮嘱道。

“将军放心,华容小县,有我这二十余台投石机不在话下。”张辽也是拍胸脯打了包票。赵峰素知张辽之能,当下也不意外,当下作别张辽,率军两万五千走夷陵大道直奔江陵。

赵峰所走的这条路,就是《三国演义》里曹操所不肯走的那条路。事实上这条夷陵大道比起华容小道,自然是宽敞易行得多,只不过绕的有些远罢了。一路上在到达江陵之前,需得先过汉阳、编县、宜城、艮山、以及公安五县。这五县原本蒯越也布置了兵力驻守,但是自从汝南的曹军撤防之后,蒯越不得不把更多的兵力调拨到义阳一线去阻击关羽,这里的兵力就不太足了。

“仲业,你久在荆襄,这五县情形你可知晓?”这次进军荆襄,刘备特意派遣出身荆襄的文臣武将随军行动。眼下黄忠与张辽走华容道,文聘陪赵峰走夷陵大道,而关羽那边则是有诸葛亮随军参政。赵峰知道文聘久在荆襄,因此特意向他打听这些地方的守将底细。

“将军,汉阳和艮山守将乃我旧部,当可说服其来降。编县县令邓芝乃是义阳人,此人与我相熟,亦可说服其来降;宜城县守将乃是蔡瑁心腹宋忠,此人绝不会投降;至于公安守将王甫,我就不大清楚了。若论城池,编县与宜城的城池均是一般,算不得险峻,咱们的投石机完全能够派上用场,公安则稍微险峻一些。”文聘答道。

“原来如此!”赵峰听得文聘如此介绍,心中也是基本上有了个底。艮山和汉阳不足为虑,编县的邓芝十有**会投降,而公安的王甫估计也不是和蔡瑁一条心。运气好点的话,恐怕真正要打的,也就是宜城县。

“说起来,宜都郡守将霍峻却是从未听说过,不知此人有何能耐,蒯越竟是派他去守宜都。”文聘自言自语道。“蒯越不是傻瓜,想必这霍峻有其过人之处吧!”赵峰半是推测半是实话地道。事实上,在得知宜都守将乃是霍峻之后,赵峰顿时明白,刘磐的日子不好过了。

纵观三国,就算从诸侯讨董卓算起,到最后三国归晋,期间战火连天也长达七十多年,名将辈出。但是赵峰认为,这其中能算的上守城专家的,不过数人。

张辽,以七千人驻守合肥多年,多次打退东吴的进犯,将孙权北上之路完全堵死。从某种角度上讲,后来吕蒙白衣渡江都是被他逼的。虽然东吴的陆战能力是烂泥扶不上墙,但是能把孙权当移动练级包来玩,张辽也算是人才了。

郝昭,以三千人驻守陈仓,让诸葛亮的北伐无功而返。千古智慧的化身,面对他镇守的陈仓城,居然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魏延,盖过张飞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多年来曹魏屡次进犯汉中均是无功而返。来得少被灭了,来得多被打回去,由他镇守汉中,当真是固若金汤。

与以上几位相比,霍峻名气上要稍微逊色一点,但这主要是因为他死得过早的原因。纵是如此,霍峻也有过光辉的战绩。刘备攻打成都期间,霍峻率部不到两千人驻守葭萌关整整三年。期间刘璋和张鲁均曾派兵攻打,却都是无功而返。最夸张的一次,张鲁派大将扶禁和向存率军两万攻打葭萌关,半年未克。最后再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霍峻竟是疯狂地率领八百勇士突袭扶禁的大营。

最后,两万大军死伤过半,扶禁被杀,向存仅率数百人逃回汉中,张鲁自此不敢再打葭萌关的主意。

现在有了这位老兄驻守宜都郡,赵峰知道,刘磐怕是很难逃得了什么便宜了。不过赵峰此时心中还是有一丝疑惑:历史上霍峻可是对刘备忠心不二的人啊,现在怎么和蔡瑁混一块儿去了?

赵峰还在疑惑,可是此时身在宜都的刘磐已经有点抓狂了。霍峻镇守的宜都城简直就是铁壳乌龟一般,怎么打都打不下。

架云梯攻城,城上给你一顿乱箭射下来,然后数十个健壮的军卒用钢叉顶住云梯一起推,每一架云梯被推倒,都是数十条人命搭上。

用井镧远距离压制?人家油罐子给你甩过来,然后点燃了看着你被烧死。

用冲车破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