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赵峰在听闻诸葛亮的政策之后,也是对这一政策赞不绝口。自己之前虽然几乎将山越一族亡族灭种,却也因此断绝了兵源来处。如今这般,想必过个十年二十年,这些山越人和南蛮人就会和丹阳的山民一样,成为稳定的兵源来处,却又不至于和汉人太过仇视。想明白这其中关键,赵峰也不得不感叹,诸葛亮处理正女事的能力,确实比自己这个先知先觉自勺半吊子强多了。

不过赵峰还没等到贺齐,两位不速之客却是几乎在同一天抵达。第一位乃是大难不死的法正,他从广汉跑至巴西,然后经宕渠而入汉中。经过孟达引荐,前来拜见赵峰。

“见过赵将军!”二人见面之后,法正深施一礼道。”孝直何须多礼!”赵峰虽然对这些吃里扒外的人的人品有些不爽,但是面子上地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一番安抚之后,法正也是有些惨然地告诉他们,张松已经被刘璋干掉了。

和历史上所不同的是,由于这次他的大哥,广汉太守张肃没有检举揭发他,因此一同被牵连诛杀了。

“永年做事不密,固有此祸!”孟达闻言也是叹息不已,赵峰安抚了二人几句,就在这时有人来报,许昌朝廷派使者来此。

“许昌的使者?”赵峰有些奇怪,怎么老曹想起自己来了,不过还是示意将来人引进来。别说是他,就连孟达等人也甚觉奇怪。只是法正限珠转了转,似乎想到点什么。

“见过赵将军!”来人拱手为礼道。赵峰注意看了下,此人大概是四十来岁的一个儒生,一部山羊胡子,看起来倒是有几分奸诈的意思。

“足下何人?”赵峰皱起眉头问道,不知为什么,这人的气质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在下辛毗,字佐治,乃魏王帐下长史。

今来汉中,非为其他,乃是为救将军性命尔!”辛毗自我介绍完毕之后,又开始危言耸听了。

赵峰听了这厮的话,不由得感觉一阵头疼。上次在江东见过阚泽,这次又是辛毗。不过头疼归头疼,赵峰还是勉强问道:“未知赵某有何性命之忧?”

“将军可知淮阴侯之故事否?”辛毗笑问道。这一来不止是赵峰,就连法正等人听了也是眉头皱起来了。就这么直白地挑拨离间,这个辛毗的脑子还真不好使啊!

“将军跟随刘玄德多年,如今官不过为一郡守,有功不赏,无过却贬,足见刘玄德对足下甚是猜忌。正所谓君疑臣则死,足下岂不是危在旦夕?”辛毗一脸微笑地继续道,似乎不愁赵峰不发作。他这话一出口,帐内众人均是盯着赵峰看去,且看他如何应对?

“你要说的就是这些吗?”赵峰等他说完之后问道。

“我主魏王广纳天下英才,将军乃当世名将,何苦屈尊于汉中?魏王有言在先,若是将军愿意前去许昌效力朝廷,魏王愿表奏将军为征西将军,南郑侯f总督雍凉之兵马。”辛毗最后还是说出了曹操的筹码。

赵峰现在是齐国白勺左将军,论官秩比起朝廷的四征四镇将军还是稍微差点。应该来说,曹操开出的筹码还是比较高的,问题是赵峰压根就对投靠曹操没什么兴趣。

相比较张飞和关羽,赵峰知道,刘备对自己的信任度绝对要差一些,甚至可能还不如简雍。自己这些年来,官职一直是在太守与州牧之间晃悠,不高不低,不尴不尬。而刘备对自己的态度,也是若即若离。或许随着他麾下人才越来越多,只怕自己也就只能凭着资历一直这么混下去吧。

但就算是这样,赵峰也不想背叛刘备转投曹操。首先,自己生平的志向是早日平定天下,个人的一些际遇得失,他向来是不太在意的,只求不要被兔死狗烹就不错了,自己家业甚大,也不怕没有生活来源。要是现在反水,别说自己名声会受损,留在荆州的妻儿也是凶多吉少。而汉中一旦为曹操所有,更会使得原本已经颇为明朗的天下大势,再次陷入混乱之中。基于这几点,赵峰是绝不会改换门庭的。

看了看眼前的辛毗,赵峰又发现一个问题:辛毗曾经是袁绍的谋土,后来转投了曹操。要是在平时,自己可以义正言辞斥责他。

可是现在放着法正和孟达这俩投降派在此,自己就不能骂他卖主求荣了,那简直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可是要是不表明自己的立场,那以后说出去可就太容易引发联想了。有心之人一旦联想起来,那可就不好说了。

脑子很快地一转,赵峰已经找到了一个极为恰当的借口。看了看眼前洋洋得意的辛毗,赵峰哼了一声道:“我与曹孟德相识于徐州,此人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为报父仇不惜屠戮徐州四十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