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义仓,你是真的黑啊! (第1/2页)

“义仓?” 扶苏也是来了兴趣。 他是越发觉得黑夫很有才能。 或许,黑夫贪财好利。 但是,他能把事给办好。 于民于国皆有利,此为双赢! 黑夫很独特,与廷臣皆是不同。他虽然贪财,却不加掩饰。他的种种做法看似荒唐,却又有其道理。如此能人,倒也值得他学习。 “你可知晓魏人李悝?” “知道,商君变法便参考了他所编写的《法经》。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后因误判害死无辜之人,便选择以身殉法!” “那可听过平籴法?” 籴(di)者入米,也就是买米。 粜(tiao)者出米,也就是卖米。 黑夫饶有兴趣的看着扶苏。 虽说有些死板,可却才华横溢。 如此能人,必须得招至麾下。 没法子,缺人啊! 云梦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自是知道。”扶苏学究百家,肯定是难不倒他,缓缓道:“李子言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 “人才啊!” “此为李子之言,非吾本事。” “你能背下来,也是不容易。” “……” 黑夫虽然记得,却没法一字不差的背出来。这时候又没百度手机什么的,纯靠记忆力。如此本事,反正他是佩服的。 “所谓义仓,便与平籴有关。” “还请黑子赐教。” “义仓由喜君牵头,我再拉拢当地乡绅豪族共同出资。丰收年时,吾等出资平价购买粮食,以防谷贱伤农。若是欠收或是遭难,吾等再将粮食平价卖出。俗人在世,不过是名利二字。乡绅富户有利却无名,喜君便听从我的建议给他们名。” “如何给呢?” “凡出资建造义仓,按数额大小刻石立碑。这功德碑便立于安陆县寺门前,上面足足有上百人。有人为排第一,出资十余万钱。喜君见其慷慨,还给了他公士爵位。包括其子嗣,皆可破格入学室为弟子。他家门口同样立有喜君亲笔提名的功德石碑,凡路过者,皆知其功!” “嘶……此为阀阅?” “额,差不多这意思吧。” 所谓阀阅,其实就是豪族家门口的俩柱子。左边为阀,右边为阅。这就相当于是秦吏的功劳簿,会将生平的功劳一一篆刻。当然,只有爵至五大夫以上的才有资格立阀阅,这也就是后世所谓的门阀世家。 只要有人路过驻足观看,便会知晓这户家世显赫。祖上出过什么名将名相,亦或者是立下过什么功劳。要说秦国阀阅履历最精彩的,莫过于频阳王氏。听说阀阅两柱从上至下都已写满,而且还没写完! 阀阅这玩意儿,就不是寻常人能有的,整个安陆县唯有喜君。至于豪商巨贾更加不配,黑夫便想出来个功德碑。不过,黑夫更乐意将其称之为【粉丝牌】。刷的礼物越多,粉丝牌等级就越高。 “平籴义仓……功德碑……” 扶苏低头自语。 双眸炯炯有神,又有了光。 父皇果然没有骗我! 黑夫对于赈灾,亦有良策! 他得黑夫,就如穆公得百里奚! 面对他炙热的眼神,黑夫一时间很是不自在。就好像是盯上了什么绝世美人,就差流口水了。 这家伙……该不是有龙阳之好吧? “若在各郡县推行如何?” “可以,但后续管理会很难。” “为何?” “肯定会有人贪钱的。” “黑子为何如此笃定?” “因为我就贪了啊……” “……” 我……你……他?! 扶苏差点被这句话给噎死。 他就没见过如此真诚的人。 果然啊,真诚才是必杀技! 好你个贪吏,倒是挺实诚! 黑夫也是叹息,“子都,当你面对那么多钱粮的时候,也会像我这样管不住自己手的。再者说了,我虽然捞了点油水,但这义仓却搞得极好。” “愿闻其详。” “义仓建立之初,便以石二十钱低价收购了上万石稻米。但你应该知道,稻米容易发霉生虫啊。不比粟米,能存放三年就算好的。我是农民之子,怎能看的下去?” “然后呢?” “然后我就把稻米按成本价收了,在稻米腐坏之前偷摸酿酒。左手进右手出,手上可都是油水……” 你好意思说自己是农民之子?! 呸,简直是禽兽不如! 黑夫这操作他也已明了。 主要就是靠着义仓之名,为自己敛财。因为有着喜君的支持,再加上是大规模收购,成本价自然相当低。他再打着防止稻米腐坏的旗号,以成本价将稻米回收至自己手上酿酒。 酒可是暴利,秦国严禁私酿! 但是,黑夫却知法犯法。经过这番操作后,便可酿酒赚钱。赚了钱后再大规模低价收购稻米,一来二去黑夫手里却有了大笔的钱和酒! 说直白点,黑夫这种做法在后世就叫挪用公款为自己谋利。看似好像很合理,但实际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