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3页)

姐姐坚决不同意这桩婚事,但是父亲的态度也很坚决。父亲觉得姐姐是被那小子英俊的外表迷惑住了,相信再过几年,她一定能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的。

五一那天结婚的人很多,川道上自行车、拖拉机、吉普车、卡车披红挂绿,各家根据自身的能力布阵,到处都是娶亲的队伍。北塬上的那家人早早就来了,他们用的是四轮拖拉机,这在当时算是中等水平了。在那时最不济的是自行车,还有少数人用毛驴娶亲的,都是那些交通不便、山路崎岖的地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农民父亲 二十四(3)

北塬离梁家河有三十多里路。午饭后,娶亲的就坐不住了,一遍遍地催着,希望早点上路。姐姐那天拒绝吃饭,也不穿新衣服,最后还是奶奶好说歹说她才穿上。继母给她收拾头发,姐姐的脸上没有表情,似乎今天的事情跟她没有关系,她对外面的热闹场面无动于衷。

父亲的脸上挂着笑容,不断地给客人发烟倒茶。毕竟,这是他为自己的孩子操办的终身大事,父亲不想办得太寒酸。席面上该有的都有了,鸡肉鱼肉,各种蒸碗。梁家河的老老少少都来了,每户两元钱,向父亲送上自己的祝福。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见人就问哈了没?我说人家就是来吃饭的,吃了还来干啥?奶奶就笑得更开心了,还是问:“哈了没有啊,快坐下啊!”

那天最忙的要数继母了。这几天里里外外她一手操持,父亲跑一些外面的事情,家里琐碎的事情很多,都是继母一个人在忙活。她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眼睛红得很厉害,脸也有些浮肿,走路一拐一拐的。继母到家后,再苦再累从不叫一声。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永远都是和声细语,比母亲还要温柔。奶奶说你歇歇吧,别累坏了身子。继母笑着说没事没事,身体好着哩。继母到家几年了,我还没见她白天在炕上躺过,即使头疼脑热也不休息。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们终于出发了。按照我们的习俗,女子走得太早对娘家不好,而对娶媳妇的来说完全相反,回去得越早越好。这样一来,娶亲的不断地催促着,嫁女的则尽量把时间延长,不紧不慢,一直拖到合适的时候才动身。迎亲的是七个人,连同新郎是八个;送女的也是七个人,连同姐姐在内是八个,凑个双数图个吉利。姐姐上轿的时候突然放声大哭,哭得凄凄惨惨,把继母和奶奶都弄哭了。这是离娘泪,一般姑娘出嫁的时候都会哭,表示对娘家的眷恋。不哭反倒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姐姐的哭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半点儿做作的样子。也难怪,母亲殁了,看不到她今天的样子。

姐姐就那样一直哭着出了村子。哭声渐远,父亲的眼泪也流了下来。按说父亲是不该流泪的,但是今天父亲感觉特别伤感,特别难受。女儿今天是不愿意啊,自己强求她嫁到了北塬上。人说强扭的瓜不甜,万一女儿以后不幸福,父亲的心里也不平顺!奶奶早已泪流满面。继母说妈你不要哭了,三天后芳云就回门来了,出嫁女子是喜事啊!奶奶用袖子揩了揩眼泪,说不哭了不哭了,俺云云的喜事啊,应该高兴才对呢。于是又劝父亲。父亲的眼圈红红的,低下头回窑里去了。

我们一行十几个人搭乘两辆拖拉机热热闹闹向北塬上前进。去北塬必须经过马家河,从马家河的后沟里走盘山路上去就到了。

经过马家河时天渐渐地黑了下来,拖拉机发出的“突突”声在山谷中回荡。这是一条生产路,仅拖拉机能上去,汽车就不行了。走到半山上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回首望去,马家河星星点点,家家都亮起了灯火。一轮残月挂在天边,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几颗星星在天上一明一暗地闪烁着,这些星星似乎就在头顶,上了塬就可以摘取。大家都不说话,姐姐也不哭了。突然,前面转弯的地方跳出来几个人,脸上蒙着黑布,渐渐向拖拉机靠近。大家以为遇到了强盗,都屏声静气,不知道来人要干什么。以前听说有的人专门拦娶亲的轿子,为的是要两个赏钱,现在这种情况很少了。我高声地喊:“你们要干啥?不要耽搁了我们上路。”几个黑影并不说话,而是径直往拖拉机走来。拖拉机只好停了下来。大家还没缓过神来,其中一个人突然跳上前面的车厢,抱着姐姐就跳了下去。其余几个人也跟着跑了。娶亲的一个人大喊了一声:“抢新娘了!”我们都察觉到事情不妙,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些人是冲着姐姐来的。大家急忙跳了下去,边喊边追。后面的那几个人停下了,手中挥舞的刀子在月光下泛着冷冷的光。这时抱着姐姐的那个人把姐姐放了下来,拉着她的手抄小路往山下跑。我喊了一声“姐”,姐姐回过头看了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