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粗略、最基本的人和月钱。”

“这以后呢,我还有其他事情要问,比如账房里头每天每月出入的银钱是多少?内外厨房的开支;针线班子领用的布匹等等,送礼的要清楚过往的旧例。到时候别跟我说要回去查查账簿、忘了等等推辞。”

“因为这都是你们身为管事必须了解清楚的事情,普通仆役只需要守规矩,埋头干活即可,不用操心这些。所以,你们若要保住管事的地位和尊荣,就亮出本事把这个位置坐稳了,伯府必不会亏待你们。”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管家也是如此,挑选合适的管事慢慢调/教;把这种雷厉风行、责任到人的办事风格至上而下的推广下去,这是办事机构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否则睡莲就要纠结于无数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得半刻闲暇了——她的职责范围又不仅限于理家,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办呐。

有了这个开头,睡莲今天上午理事就顺畅起来,不敢轻视敷衍这位主母,即便是有想试探深浅的,此刻也不敢当出头鸟撞在枪口上被打下来。

就这样过了一个时辰,管事们回了事慢慢退下,睡莲松了口气,喝了半盏新泡的红茶,用了几块点心,然后吩咐添衣道:“准备车马和补品,我要去瞧筱嬷嬷。”

在睡莲没有嫁来之前,筱嬷嬷在宁园担当着“主母”的角色,前些日子忙着张罗婚事,筱嬷嬷年纪大了,累病在床,所以许三郎请了侯府二房最信得过的许五爷和五夫人岳氏来宁园帮忙。

筱嬷嬷和其先夫都是永定侯府家将后代,其实所谓家将,并不是朝廷认可的将领,没有俸禄,而是历代侯爷上沙场时带的亲随家奴,家奴受过武术和军事训练,负责保卫侯爷安全,倘若战死沙场,侯府也会善待其妻小,所以这群家将勇猛顽强,而且忠心耿耿,拼死保护历代永定侯(其实红楼梦里头的焦大就是家将)。

也正因为如此,跟着侯爷上过战场的家将在勋贵世家是极其有脸面的,就是次一点的小主子都对其恭恭敬敬,家将的待遇也比一般家奴优厚,否则家将们闹将起来,一句“到祠堂哭老侯爷去”,就会将主子们置于“忘本”不孝之地。

筱嬷嬷和先夫的父亲都跟随过第二代永定侯(即许三郎的祖父)上过沙场,两个大活人扛着长枪去的,回来时马革裹尸还。

筱嬷嬷的先夫则是为老侯爷挡了致命一箭而亡,那时她拖着一个年幼的长子,肚子还怀着七个月大的幼子,孤儿寡妇的好不凄凉。

那时候永定侯第三任夫人很同情孤儿寡妇,将筱嬷嬷安排在院子里当差,主仆情义比侯夫人从娘家带来的陪房还要深,筱嬷嬷后来成为侯夫人院子的大管事,她心细、个性强、人缘又好,还能为主子豁出去,在侯府很有威信,连后来的永定侯和侯夫人都不敢动她。

也正因为有筱嬷嬷的帮忙,老侯爷死后,永定侯太夫人才能在灵堂上演了“昏倒”这出戏,安然生下遗腹子许三郎。

许三郎七岁时,太夫人去世,筱嬷嬷扮演了半个母亲的角色,硬是扛过了永定侯府的明刀暗箭,将许三郎抚养成人。

许三郎是个知恩图报的,有了出息后,就将筱嬷嬷全家都脱了奴籍,筱嬷嬷的两个儿子积攒军功,吃俸禄,堂堂正正做将领。

这两个儿子都是打小跟随许三郎,既是伴读,也是武场的陪练,如今是长子是京卫指挥司的千户,幼子是许三郎两百护卫亲兵的首领。

许三郎还在宁园附近买了一座三进的大宅子送给他们一家,所以筱嬷嬷以前虽然在宁园当差做大管事,却并不住在这里,每日坐着马车往返。

正因筱嬷嬷一家在许三郎心中那么重要,而且筱嬷嬷的作为和坚持很值得自己尊敬,所以睡莲不敢怠慢这家人,心想今日驳了三个管事,很容易被人从中做文章,说自己一来就三把火的烧,不给筱嬷嬷面子——毕竟这三个管事也是筱嬷嬷一手提拔上来的,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何况还是三个大活人。

车马礼物准备停当,睡莲披着玄狐大氅上了马车,辛嬷嬷带着是个添都跟在后面的马车上,十对战甲骑士骑着马夹着三架马车而行。

筱宅离宁园只有两条街,不一会就到了,门口看门的一见伯府的马车,立刻飞奔进去通报,两个小厮忙拆下门槛,侯府马车径直而入一直到内仪门停下。

因睡莲是提前派了人给筱宅报了信的,所以两个媳妇一左一右搀扶着筱嬷嬷候在内仪门外。

睡莲一下马车,筱嬷嬷就要下拜迎接,睡莲那里敢受?忙快步扶起筱嬷嬷,说道:“三郎说老夫人身体不适,我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