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有客来访 (第1/1页)

好书推荐: 神级游戏在古代

全国U17联赛的比赛现场波澜不惊,海格一队和海格二队在西安和苏州两个赛场大杀四方,场场大比分获胜。 最后打的一些球队甚至都没有了跟他们比赛的欲望! 海格迅速崛起,很快就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纷纷来到西安和苏州,关注起海格的两支球队。一时间两支球队成为了现象级球队。 各个地方的体育报纸,对海格的小球员做了全方位的挖掘,对本地籍贯的小球员进行了连续的报道!连很多同学的小学都被挖了出来,被记者们进行采访。 一时间,欧阳远小学调皮捣蛋、时浩乐于助人、杨帆扶老太太过马路的事迹都被翻了出来,上了各地的报纸。 海格两支球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尤其是在国足2010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20强赛就被淘汰的大背景下,中国球迷被浇灭的足球之火,瞬间又被点燃!各大足球论坛都在热议海格的比赛! 在苏州和西安的赛场上,出现了很多各地的球迷,都在为海格的小球员加油!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海格的球迷俱乐部,时刻关注着海格的动向! 甚至海格的大本营都经常有球迷过来加油,三队的小伙伴们训练时一脸懵逼,哪跑来这么多球迷啊! 当然。引起关注也不全是好事,已经有一些无良的经纪人开始私下接触这些小球员和小球员的父母,想挖他们去欧洲俱乐部镀镀金,然后出口转内销再卖给中超的国内俱乐部,当中间商赚差价! 还好张远早就知道这些人的嘴脸,跟孩子们和孩子们的父母都做了交代,张远也在法律层面堵住了漏洞,签订和完善了培训协议和违约金制度。 张远知道,即使这些家长和小球员内心淳朴善良,但在利益诱惑面前,人性从来经不起考验! 在苏州的赛场边上,坐着一个年轻人,戴着墨镜。他的身边围着几个足球教练模样的人,海格的每场比赛他们必到,认真观看,几个足球教练还拿着笔记本记着笔记! 年轻人跟杨烨认识,每次看见杨烨就抓住他,聊上很久。打听赛场上每一个球员的年龄、位置、优点、缺点。 把杨烨整的有些无可奈何,他更想关心小球员们的表现,对年轻人的要求只好敷衍着过去就行。 这个年轻人倒也不急不躁,杨烨多说,他就让人记下;不说,他也不勉强。 杨烨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碍于面子,也不好多问。 杨烨最近很是风光,几个大的官方媒体都过来参访他,杨烨俊朗的外表,卓越的口才,俨然成了海格的新闻发言人。 还有姚师兄的同学刘永,在一家专业的足球报纸工作,天天跟队采访,每期一个版面,认真介绍着海格俱乐部和他们的小队员们。 连杨烨的老爹都打电话给他,让他抽出点时间,给几个媒体朋友安排一下时间接受采访;有媒体怕约不上他,连他老爸的关系都用上了。 海格一队和海格二队都以全胜的战绩获得了赛区的小组第一,杀入8月份进行的决赛。杨帆和时浩分别获得了各自赛区的最佳运动员,报纸和电视上都是他俩捧着奖杯时灿烂的笑容!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意料之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某协随即公布的U17国家集训队名单中,海格竟然没有一人入选,这让舆论一片哗然,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刘永连续发了三篇文章:一问中国某协、二问中国某协、三问中国某协! 问了也白问,某协就是装看不见,就是不回应!联赛开始前,刘永的中超媒体记者证申请没有通过。 张远当然知道为什么,因为以前得罪了他们,海埂的时候就已经结下了梁子,想让他们低头太难了。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有的人气性大! 这个虽然是意料之外,但对于张远来说,并不觉得稀奇,这个机构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他们眼中只有国足这一支队伍,其他的队伍对于他们来说,都不重要。 张远看着刘永的报道,笑道:“这个某协,真的啥也不是!” 张远认为这件事情就这样了,但他不知道的是,随着刘永的三问在各大球迷论坛、某度贴吧、网络球迷群中大量传播、发酵,一场席卷国内足坛的风暴正在酝酿! 事情终归要回到他本该有的样子! 大部队回到大本营,俱乐部一下热闹了起来!孩子们久别重逢,兴奋的不行,三个队伍的孩子们在食堂里边吃边聊,久久不愿散去,张远也并不阻止,谁的青春不飞扬?让这群孩子放肆的玩一会儿吧! 张远还把卡拉ok搬到了食堂,孩子边唱歌边闹腾,热闹了整整一个晚上! 张远倚在食堂的门口,乐呵呵的看着孩子们嬉闹,看他们围着奖杯合照,以饮料代酒,互相祝贺着! 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他知道做的一切正在开花,正在结果,尽管有个让人感到恶心的某协!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