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听张远吹牛X (第1/1页)

好书推荐: 神级游戏在古代

张远和杨烨领着霍二公子在俱乐部转了一圈,又坐在场边观看俱乐部三支球队进行训练。 “张总,你们这些小球员基本功很厉害啊,你们是怎么训练出来的?”一位跟随霍公子的教练客气的问张远; 张远想了想说道:“其实,我们这些孩子的基本功,并不是完全练的!” “哦?那是怎么来的?”那个教练来了兴趣? “是选出来的!”张远继续说道,“其实每个人的差异都非常大,比如说头脑,有的人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有的人拓展能力强,擅长举一反三;而有的人分析能力超强,善于复杂状况中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还有人善开脑洞,经常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而有的人只会憨吃迷糊睡,多想一步都累!” “呵呵,张总不开玩笑啦!”另一个教练普通话明显不好!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所以不能乱点鸳鸯谱,你不能让一个分析能力超群的人去打螺丝,也不能让一个憨吃迷糊睡的人去搞科研,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是最重要的!”张远拿起旁边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水,上午说的话有点多,有点口渴。 保温杯是老婆大人买的,让他平时多喝热水。好吧,这还没到30,老婆就安排上保温杯了! “选择比培养更重要,你选来一个不适合踢球的人过来培养,你费劲心机,上限也不会高,就比如说颠球,有的孩子球到脚下就能颠,而有的孩子学上一两年也颠不几个!” “我原来带过我小外甥去足球场上玩,5、6个小朋友在球场上刚认识,一看都没练过足球,都是第一次接触,他们凑在一起踢球,在这群小孩中,就明显看到有一个小朋友比别的小朋友更会踢球,知道怎么控球,怎么停球,踢到后来还指挥旁边的小朋友跑位!而我的小外甥和另外几个孩子只知道伸腿往前踢!这就不是教的,这是本能,或者说这才是基础素质!” “比赛结果可想而知,那个小朋友领着另外两个小朋友大胜!”张远继续说着,这段经历是他瞎编的,这不过是他轮回前在某一次在球场上跑步时看到的景象,也就是那个经历让他领悟到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另外,我们俱乐部也曾在几个小学做过一些实验,让一二年级并且小时候没有参加过足球培训的孩子学三个足球动作,一个是颠球,另外一个是接3米处落下高空球,还有一个带球绕杆!”这是张远和同事们在历成市某些小学做的一些小实验,验证一下张远的想法是不是正确,“我们先做了动作示范,给他们说一周之后来测试,测试达标有奖励!” “当时要求是颠球10个以上,高空球能够接在身体控制范围呢,30米绕杆18秒以内”只要能够达到以上三个要求的,就算达标!” “不是吧,张总,这个冇难度吧?”那个普通话不是很好的人说道! “是的,对于踢过几年球的人来说,这个难度确实不大,但对于刚接触的足球的孩子来说,就不知道了,最后我们测试的几百孩子中,只有五个孩子能完成!” “不是吧,这么少?”那个靓仔惊讶道! “是的,就是这么少,而且这五个孩子中,还有两个孩子学龄前曾经参加过足球培训,实际达标的只有3个人!” “我噻!” “这三个孩子,有两个是有不错的足球天赋,另一个孩子天赋没那俩好,但是在于刻苦,为了拿到奖励,每天都坚持练3、4个小时,最后也勉强达标了!” “所以我们海格做的是选人,就是要找出适合踢球的人!”张远侃侃而谈! “这三个孩子都是我们认为适合踢足球的人,一种是天赋值高,老天赏饭吃,这种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保持对足球的热爱,然后根据不同年龄去安排相应年龄的足球培训即可!第二种也是我们认为合适的踢球的孩子,虽然他们的上限并不一定很高,但是努力能够提高一定的下限!这种孩子要做的就是要让他的努力有结果,并且保持这种热情一直延续下去!” “并不一定人人都是马拉多纳、梅西,还有很多普普通通的球员,红花绿叶,足球场上都需要!” 张远今天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阐述自己的人才选拔观念,当然他不会把他的“秘密武器”说出来,就算说出来也没人信! “我们这50多个孩子,看着人不多,甚至还不如某些足校一个班的人多,但是我们是从几十万个同龄的孩子中选出来的,可以说是万里挑一!” 几位领港的教练有些吃惊:“几十万人!” “有很多足球强国,比如乌拉圭,人口也才两三百万人,每年适龄的小球员可能也就万把人,单就人口基数来说,我国确实无与伦比,光我们齐东省一年就几十万新生儿!” “那张总这些孩子是怎么选出来的呢?”那个教练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