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袁谭惹袁绍不喜 (第1/2页)

《黄金与华元的危机》这本书很快就流落到了海外其他国家。 “子柔,你怎么看?”刘表看上去精气神并不是很好。 蒯良苦笑着说道,“大王,臣对金融理解比较肤浅。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加赞同刘巴写这本书是为了博眼球。” “为何这样说?” “华夏技术先进,各种商品源源不断出现,那么贸易逆差出现的可能性很低,这是其一。 其二,华夏国内对于普通百姓兑换黄金有额度限制,同时,海外兑换黄金,必须先兑换成华元,这就让华元国际地位加强。 其三,华元印制透明化,在华夏有一套法律来保障华元印制问题,就是大统领刘恢都无权决定华元印制。 华夏钱庄要印制华元,需要华夏钱庄的五十多个经济学家,也就是钱庄钞票发行委员会的委员们投票决定,最后百姓大会下院审核通过后才能印制钞票。 因此,刘巴的这片文章不会对华元带来冲击。” 刘表听完蒯良的话点了点头,“刘巴是荆州人?” “是荆州零陵人,不过,华夏现在已经取消州一级行政了。” 刘表喘了一口粗气,“子柔,本王时日不多了,让太子刘琦回楚国”。 “喏”。蒯良原本就不是野心之辈,只要家族延续发展,他就知足了。 “不要让任何人知晓”。刘表轻声说道。 蒯良点了点头,刘表担心的事情他也担心,蔡氏虽然能力普通,但是野心并不小。 “父王,二弟在恢都城行贿医师被处罚。 儿臣建议,向华夏提出抗议。”袁谭难过的说道。 袁绍问道,“这是何时发生的事情?” 现场的人表情各异,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担忧的,还有无所谓的人。 但是大家都知道,袁谭为袁熙讨回公道是假,故意借此曝光袁熙所作所为为真。 袁绍的话瞬间让在场的人不淡定了。 袁熙犯错在万里之外,大王都不知道,袁谭是如何得知的? 莫非袁谭早就将自己势力渗透到了华夏? 一阵脑补下来,不少人看向袁谭的眼神变了,不少人有了畏惧之心。 “父王,儿臣是听华夏的商人所说。”袁谭突然感到有些不对。 郭图疯狂示意袁谭不要继续说了,可惜袁谭志得意满,根本没有注意郭图的暗示。 袁绍脸都黑了,“显思,你二弟的事难道不会是商人故意挑起你们兄弟争端的?” “父王,他和我们并无利益关系,真假一问便知。 他说恢都城不少人都知道,他还去学校演讲。” 袁尚立即站出来说道,“父王,儿臣不相信这事是二哥所为。” 袁绍这个人最看重面子,他儿子万里之外犯错,这种事情并不大,袁绍自然不希望带到朝堂。 “显思,显甫的话你可听明白了?”袁绍黑着脸问道。 此时袁谭发现,这和自己预料的有些不一样。 他眼角看向郭图,只见郭图轻轻摇了摇头。 袁谭汗如雨下,他此时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这种王权社会对与错并不重要。 王上一句话有,没有也有,王上一句话没有,有也没有。 “父王,儿臣听信华夏商人蛊惑之言,儿臣未经详细查证,儿臣有罪。”袁谭就像换了一个人,此时的眼角含泪,悔恨和痛苦的表情交织在一起,此时的袁谭堪称表演艺术家。 袁绍听完脸上神色稍有缓解。 “显思,你作为兄长,听信谗言,险些毁坏你兄弟声誉。 好在你及时回头,并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孤罚你回府思过十日。” “谢父王,儿臣领罚。”袁谭现在想起都后怕,如果自己固执己见坚持的话,从今以后,自己就会失去候选人资格,对于他来说,将来不能登临大宝的话,自己面对的恐怕只有死亡一条路,这就是私天下的残忍。 从头到尾,许攸和辛毗都是一副和自己无关的表情,因为他们太了解袁绍了。 这种事情只是在华夏违法,而在赵国这是常事,这是基本人情世故,这种都不会做,还如何做人? 加之袁绍又好面子,这种事情一旦说开,在场的人都会尴尬万分。 就算是真,这种对于一个赵国王子来说,什么也不算,赵国王子打赏下人100华元,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大王,臣看了刘巴写的《黄金与华元的危机》一书,臣担心华元会不会真如书上所说?”郭图知道,此时要转移话题,不能再纠缠此前的事情。 “本王看了以后,很多地方不解。 你们谁来说说?” 堂下并无一个人站出来。 袁绍说道,“礼部陈欢侍郎,你曾经在华夏学习多年,你如何看?” 陈欢站了出来,平时他就严守一条,和自己无关的,他绝不多言,因为他看到了斗争的残酷,从内心深处他多少有些后悔来到赵国,这里和华夏无拘无束的生活相去甚远,这里官场太喜欢玩阴谋诡计了。 “大王,臣知道一些皮毛,就臣所知而言。 刘巴有些杞人忧天了,至少几十年内他所说的事情不会发生。” “陈侍郎,这些文章为何能发表?如果没有一点道理,恐怕说不过去吧?”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