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当我预言末世失败后(12)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究极原创世纪

等到改造好县衙,让老城区围绕安和县县衙变成一个民俗风情街,瓷器,名酒,古城区结合起来,造成的效应必定是一加一大于三的,到那时安和县经济必然冲天而起。

改造老城区是个大项目,主要是新不新旧不旧的,还不如重新推倒重建,只是这样就失去了古香古色的韵味。

这次改造的项目真理教从中捞到了最丰厚的蛋糕,但是钱也不能全部都是她出,她又不是缺心眼。

把项目呈报给市里后,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对此很感兴趣,和市里一商量就决定发展整个平市的旅游资源。

牵扯到整个市里的大项目,钱是不用管了,自有市里分发,不过分发的数额还是要计较一番的。她在平安县做出的政绩,临市的县长不可能不眼红。

整个市大发展的时候,有点门路的县长肯定会在财政拨款上下功夫,哪个县分的多哪个县分的少,少不了一番扯皮。她是女人,在政界本就举步维艰,他们在其中下绊子,把安和县的项目挪过去,她防不胜防。

可谁让她是真理教教主呢,信徒遍布大江南比。

从三年前到现在,苏瑾歌发现邪教教主这个身份果真好用。就比如老城区改造,穷惯了的人一得到这个能发财的机会就抓住不放,拆迁款已经分配好了,最后还让他们去原地方住。相当于倒贴钱给他们修房子,还要再给他们一笔钱。

因为安和县需要老城区的生活氛围作为旅游资源。

可有些人就是贪心不足,拉着全家老小跪在县政府门口或者是整个身子就堵在铲车前面,就是要钱,一开口就是上百万。就算真有这么多钱,她也不想浪费在这上面。安和县改造事物繁多,要钱的地方多着呢。

公务员好声好气的劝,把数额提高了十几万有人就是不松口,眼看耽误一天工程款就要多耗数十万,配合整个县的改造,时间拖不得。

这时候就轮到她出场了,让真理教的骨干分子弄出几场神迹,那些死要钱的人吓得自动搬走。

安和县的改造进行的如火如荼,苏瑾歌首先打通了安和县和平安县的旅游通道。把瓷窑后院的有一米多高瓷器碎片的大广场改造成网红景点。

现在的瓷窑后院人来人往,后院堆满了失败的瓷器和瓷器碎片,也有一些不合格的小首饰。只要交十块钱门票钱,你进来可以随便捡,只要不超出两斤的重量。

摔碗酒这个网红项目也要做起来,还有发泄压力教室,拿把锤子把瓷器打碎,把碎片砸的更碎,也可以躺在首饰堆里打滚,五十块一小时。

打出名声之后客似云来,也替瓷窑和县衙酒窖扬了名。

安和县财政收入靠网红景点增长了一大截。

白泉河的改造有些不顺,因为上游是随县的养鸡场养猪场聚集区,随县的名声因为养殖场而响亮起来。所以随县对养殖场的扶持力度很大,也把养殖场看的很重,一说让他们改造养殖场,他们就想到了加大投入,就断然拒绝。

跟市里反映市里也没办法,现在国家正是高速发展的时候,并没有顾及到环境这一方面。养殖户也振振有词,说以前往河里倒生活垃圾也没怎么样,近几年就不许倒了,凭什么?说那就是他们村子的河,他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安和县的县长怎么管的那么宽?

随县县长也觉得苏瑾歌手伸的太长,会议上说话夹枪带棒的,说苏县长是不是管真理教管的觉得整个平市都是你们家的?

苏瑾歌并不接话,向县长递上了白泉河的恢复对整个平市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的文件,其中也提出了养殖场粪便的处理方法。

现在科技不太发达,密封式的污水处理技术投入太大,上百万资金养殖户不可能出,随县也不可能同意。所以她提议建沼气,让随县成为试点县,朝气的投入虽然大了一点,但这是惠及全县的事情,到时候燃料和照明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如果随县试点成功,养殖场的粪还可以卖到别的地方,这又是一项经济收入。最重要的是这将解决白泉河的污染问题,白泉河是整个平市旅游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一个旅游景点河流恶臭,这个旅游景点对游人将会毫无吸引力。

而且白泉河的水质也是决定安和县酒水品质好坏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天下驰名的酒和养殖场的价值孰轻孰重,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随县领导再不情愿,他还是要治理白泉河。

苏瑾歌对事情的结果很满意,省里对安和县以及整个平省的改造十分重视,派专人下乡支援。苏瑾歌对工程质量问题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