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工作和房子总算是说定了 (第1/2页)

“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能证明不是私了,那这钱就合该是你弟的。”调查员正色道。 “不应该是他出示证据,证明我同意了私了吗?”周书瑜歪着脑袋,看向他们的目光里写满了疑惑。 那三个调查员垂下眸子,点头,“你说得很对,只要周宏伟拿不出你们私了的证据,那这个私下买卖交易的罪名,就是成立的。” “若是确定了,他能判多少年?”周书瑜好奇地问。 她写举报信的时候一点都不担心,这个罪名会坐不实。 只是有些不确定,罪名的大小。 调查员没有回答,反而是看了眼边上的公安。 公安这才道:“上次的三年,加这次的三年,应该能判到六年。” 六年啊…… 那也不错了。 周书瑜满意得不行,冲他们弯眉浅笑,“那实在是太麻烦你们了。” “没事,我们该问的都问完了,就先走了。”调查员起身,先一步离开。 两个公安留了下来,他们给周书瑜递了三个文件袋。 里面分别是陈金花、周宏伟和周文博三个人的处理结果。 陈老太被判了一年,周文博是三年的农场改造,周宏伟也是三年。 等周书瑜在三份确认书上签名后,公安同志才道:“周宏伟应该还要改判,增加刑期。等确定下来,我们再拿来给你签字。” “我还有七天就要去下乡了,时间上来得及吗?” “当然,调查的同志会在这两天出结果,顶多三四天后,我们就能来找你确认。” 周书瑜想了想,觉得接下来几天,她肯定会很忙。 到时候公安同志上门,有很大的可能会跑空。 “要不四天后,我去公安局找你们吧,也省得你们跑来跑去的麻烦。”她弯着眉眼,浅浅地笑道。 “不麻烦,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公安同志连忙道。 可最后还是在周书瑜的坚持下,同意了她四天后自己去公安局确认。 等把公安同志都送走,眼见着要到晚饭的点了,她妈都还没回来。 周书瑜自己洗了米,放到炉子上煮。 鸡汤已经炖得特别香了,路过走廊的人闻到,都要打趣地问上两句。 不过他们都知道周书瑜身体不太好,外加上家里出了变故,她之前还生了场大病。 所以谁也没觉得,她们家现在吃这么好,有什么问题。 许晴雅六点多,才带着个婶子和一对年轻的夫妻,急急忙忙回来。 看到周书瑜在过道上热菜,她赶忙小跑过去,接过锅铲。 “这种事放着我来就行,你要是被火星烫到怎么办?” “妈,这种小事,我怎么可能做不好。”周书瑜被边上的人看的,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你忘记之前做饭,你手指都烫起泡,现在还留了个疤的事?”许晴雅提醒。 周书瑜愣了下,这才想起原主之前为了以后,不每天在家做饭。 抢着帮忙的时候,故意把左手小拇指侧边,烫到锅子的边沿上。 直接烫出了道两厘米长的水泡,疤都留了一厘米多。 自那以后,家里就再也不让她碰这些东西了。 这样看看,原主倒真是个狠人。 不过这热个菜也没有多麻烦,许晴雅翻炒了两下就装了盘。 周书瑜带着人进屋,倒上了茶后,陪着一起坐下。 那个婶子也没有扭捏,直接笑着开口道:“你妈跟我们说,你们家想把工作和房打包了卖,要一千八,你看一千五成吗?” 之前这价格她也跟小许说了,但小许说这事还是得她女儿同意,所以她只能等着儿子儿媳回来,再过来一起商量。 “一下少了三百,价格差得有点大。” 周书瑜皱了皱眉,话说得有些纠结。 那三个人一下就变得紧张起来。 “我们知道是有点少,但实在是没有办法。而且我家把能拿的能借的,都已经凑了下。手上的钱就只有一千二,我儿子和儿媳妇去年国庆结婚,买了两块手表,一块钻石的一百五,一块梅花的一百八,只用了一年。 今年端午又买了个收音机,才用了不到四个月,花了一百五。这三个加起来四百八,我们折旧算三百,你看成吗?”那婶子急急地问。 周书瑜看了看那婶子,又看了看同样着急的小夫妻。 虽然他们的钱确实是有点儿少,不过有收音机和手表,倒也还行。 也没用多久,折旧成三百确实很良心。 就是这一千八被还到一千五,三百块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你们再多凑一百,给我一千三,外加上那三样东西,我们就随时都可以去单位开证明。” 周书瑜把价格稍稍抬了抬。 那三人面露难色。 还不等他们开口,周书瑜又道:“我这个价已经很划算了。你们应该比谁都清楚,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都再也遇不到了。” 他们互相看了眼,最后还是咬着牙,点头: “好!那我们晚上就去借,争取明天就能去厂里,把事情搞定。” 末了,那婶子又从口袋里,掏出了用手帕包着的两块表。 “你看看,这两块表有没有问题,还有这是两块表的收据。这就算是我们的订金了,最晚明天晚上,我们一定会过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