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里可以搞个黑牛镇 (第1/2页)

好书推荐: 仙堂

买地靠谱吗? 白守良没有什么土地情结,前世是没有钱买地,全部身家也不够买两三个平方米的,就算他想买,也没有那么小的户型啊。 不买城市买郊区,那些空气是新鲜了,快递都到不了的话那就太不方便了,农村的地也不让转让了,这些只能梦里想想罢了。 现在是买地没有安全感,虽然没有了七十年产权这一说,可以传子传孙传后代。可战乱不说,这当家做主的官府都能换了,还期待他咋长久啊。搞不好一个衙门文书就得弄的一般老百姓鸡飞狗跳的。 委婉的说了理由,牙人杨树却是更热心了。 俗话说挑货的还是买货人,不买货的哪有那心思讨价还价考虑这些呢? “您放心,我们牙行经手的,得给您办理利索登登的!” “没有身份也能办?家里可不会放我一个人在外置办产业的!” 白守良编了个理由,土匪的身份见不得光啊,也没有这个时代的户口簿,还是前线国界边上,万一搞成个间谍探子,一查一嘴毛,自己都没法说清楚了。 “真金白银的都能办,不查前例,只管后因,只要不是衙门通缉要犯、反贼这些,也就是办个移籍落个户就行。” 杨树干着牙行,各种情况见的多了。 牙行只管撮合中介监税,可不管后面的治安问题。 现在北边来的外民也多了起来,都是当初跑的,抓走的,各种各样的,今后老实营生就行。 谁敢忽悠官府衙门啊,置办的产业就是在本地的押金呀! 对头,衙门里的人放宽这些,只要有本地产业,才不怕谁来搞鬼,搞不好还盼着抓几个充实收入呢。 靠山吃山,无论哪个年代,都没有特别干净的基层衙门。 白守良虽然不想走造反的路,还是特别想另搞一番成就的,有了系统支撑,这个年代穷山僻壤的,搞个土皇帝还是有搞头的。 捐个官? 搞个镇子? 缺人,缺地! 先把地搞定! 不急于一时,有了打算的白守良又赏了一条投资银条,系统出品九九九九足银银条五十克,约合本地一两多,价值五百多元,不贵,拿来打赏大气有面子。 杨树平常一天也就挣几百铜板而已,抽佣的大头都是牙行收取了,这纯粹的赏银嘛,肯定就是自己的咯。 他感概着南边来的狗大户真多,现在都流行把银子打造成这种四方小柱子吗,挺好看,质地更好。最开始的银柱子小点,后面这个大点,折合一两多了。 杨树更殷切,更贴心了,真正做到了想客户所想,急用户所急。 “这边的淮水段种地恐怕花费太大,得防汛期雨水,还得清理石沙,往南边一点的田地贵些,却适合操作粮食庄稼。” 白守良哪是准备真的种地,他是想圈一块地搞开发而已,有地盘适合发展。这个时代的水患对别人来说就是天大的难题,对他来说也就是筑个河堤开条沟渠的事情,哥们有水泥! 近了淮水,说不好还能砌个码头,玩玩水路运输,把一些东西通过淮水贩卖到东南,江南甚至海外? 想远了,又开始飘了! 白守良连忙收起思绪,对付眼前的问题。 “不单单是种地,这里靠近商贸繁荣之地,地价便宜,还可以弄点作坊,就近售卖……” 杨树忍不住提醒道:“这里作坊不多,以商贸为主也是有原因的。靠近榷场,各种材料都要比其他地方贵的多,人也都去货栈转运挣钱去了,赚钱的行当还是以贸易为多。为数不多的一些作坊,也都是五大家自己开了给自家商行补充做事的。” “那是他们开的作坊没我家的好!” 白守良微微一笑,有点神秘的说道。 不懂今天的大财主为什么这么自信,结识一个新金主总是高兴的。 一番集市逛下来,白守良终于感受到有走进大宋这个时代的感觉了,不再是跟山里一样,接触的人和物太少,有点玩单机游戏的感觉。 在旺来顺牙行签订了一个契约,约定牙行代黑牛镇商行零星采买一些各类物资,并委托打听和办理捐授事宜,白守良不准备拿出那么大价值的米粮,而是约定到时候会用等价值的其他货物抵换米粮。 虽然能一次性拿出那么大宗的粮食来,也太引人注意了,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理,要在别人都没注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拥有自保能力才是正经。 苟一点,是为了未来更豪一些,这个道理白守良还是懂的。 杨树一路恭谨的送白守良三人出了雁石镇,他已经成为黑牛镇在雁石镇代办牙行的委托代理人了,可以预见的到,等黑牛镇这些订单做完,杨树本人就会得到一笔可观的佣金。 恐怕,这个时候,无论是旺来顺牙行东家等人,还是全程负责接待的牙人杨树, 都还没反应过来,这个所谓的黑牛镇是个什么地方,黑牛镇又在哪里? 也许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白守良留下了大概价值一百两银子的银柱,作为本次契约的定金,在约定的日期后达成要求的目标后,还有一笔超过五百两的酬金。 这种大生意,一个月也接不了几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