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交朋友靠直销和分销 (第1/2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谢永安被一顿忽悠,彻底折服在白守良所描述的广阔商业前景中,高端奢侈品开道,日用小商品全面覆盖,光是想一想就让人心潮澎湃。 都是些新奇好用的货品,完全没看到有什么像样子的竞争对手。 再加上一听就很靠谱的售卖方式,这要是做成了,得成为多大规模的生意啊。 就算最后只做成一两成的样子,估计赚的钱和声誉都是现在无法想象的,对比之下谢家在庐州的生意完全都不够看。 作为这些生意的头面人物,可以想象的到,到那时,庐州谢家恐怕得攀附自己这个寿州谢家了。 也许,还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可以叫做安丰谢家! 到那天,再对上赶自己兄弟出来的大管家和主支一脉,到底是置之不理还是泯仇一笑呢? 这是个问题! 无论如何,家谱从自己开始写,这就是大宋最牛逼的奋斗史了! 白守良看着谢永安一时咬牙切齿,一时又眉眼含笑的表情,知道对方这是进入了预设节奏。 总算是没白费这几天的脑筋。 自从雁石镇回来之后,白守良就在仔细回想前世看过的电视、电影、小说情节,借鉴里面一些相关的商业经营,看看有什么能够在大宋这里开展起来的。 人生经历就这么肤浅,宅男哪有那么多时间研究商业,还是学电视小说靠谱一些。 这回谢永安带来的钱财不多,可能是本钱太少,没什么积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交换。 不过,人却是来了,做事的勇气倒是不缺。 他带来的铜钱不多,大半是银子和钱引,还有几个说是古董的杯子盘子。 所谓的钱引就是银票的前身,大宋现在流行的纸钞。因为金银铜开采方式的落后,到了大宋这年代,商业的不断发达让实物的金钱早就不够用了,除了铜钱外,还发展出来铁钱和交子。 大额的交易来回搬动几百几千斤的铜钱铁钱太浪费人力物力,更不好清点保管。于是聪明的古代人发明了纸钞交子这玩意。 大宋用的官方朝廷背书,只有朝廷的钱庄能开具发放新的钱引,其他私营的金银铺、交引铺之类只能兑换各种钱币,还算安全。 谢永安带来的钱引是一种米灰色桑皮纸,纸上用一些不知名的颜料勾画了复杂的图案,中间有当拾两、伍拾两等等字样。 白守良没见过这种玩意儿,也不怕有假,货物易手,这钱引就是自己得了,系统直接给出了报价。 回收资产栏,现有可回收资产为,大宋钱引当拾两五张,价值六万三千五百元。大宋钱引当伍拾两两张,价值二万五千五百元。 嚯! 白守良就这么稍微心算一下,就明白了这钱引十两和五十两,对系统来说根本没什么区别,都只能算是一张古董的纸张而已。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明显不太容易保存的古董银票,看起来价格也不算太高啊。 懒得计较系统计价标准,反正它是独此一家,拒绝投诉。 反而是谢永安带来的银子,交给系统去回收的话是个亏账,虽然是小亏,但毕竟是亏账,看来今后得拒收银子了。 铜钱里反倒有点惊喜,除了大多数只能换个一两百元的普通钱币外,这次的铜币里有几枚难得的铁钱。 说是难得,是因为系统给出了目前钱币里的最高价。 政和元宝铁钱,三十二万一枚, 宣和元宝铁钱,二十九万一枚。 其他也有几个突破了万的标价单位。 这样一换算,白守良感觉千万的升级压力,好像也不算太难了吧。 至于几个号称是古董的杯子、盘子反而大跌眼镜,系统估价连万都没有破,不知道是因为这几个玩意太大众了,还是边疆地区没几个像样的古董。 聊胜于无吧。 清点了一番,这一票等价物资回收进系统的话,妥妥资产过了百万。 前世混直播间一天才十几块钱的收入,这来大宋,竟然实现了初步的财务自由,一下跨入百万富翁的行列了。 这人生,简直是太刺激啦! 心里喊着低调低调,嘴角咧开的角度却掩不住此刻的兴奋。 现在看起来,谢永安还算合格,值得继续培养。 白守良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让别人把利益平分给你,绝对是天大的难事,搞不好还会多很多仇人。 而如果是你把自己的利益平分给别人,却是最简单的事情,还能交到不少真心的朋友。 做生意就是这样,多个朋友多条路。 什么人能最快的交到朋友,就是能给别人带来利益的人。 有合法合理利益驱动的人,总是做事最勤快最热情的人。 比如,安利! 在这大宋安利一下,恐怕没人顶得住吧。 玻璃制品得走分销路线,这些玩意儿暂时来说,还是有钱人的玩具,只有有钱有权的人家才花的起这个钱有这个闲心玩透明琉璃。 老百姓总是最实际的,填饱肚子是天大第一件事,其后就是健康,再其后是改善生活条件,保障生活快乐,为未来打好基础之类。 在这大宋,能走到第三步的百姓,肯定有,但估算肯定也不多。 最底层的百姓只有一帮子血汗和力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