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黑牛城开工 (第1/2页)

好书推荐: 仙堂

淮河在牛栏山这里拐了一个弯,两岸山石嶙峋形成了一道峡谷,离对岸山也就两百多米的样子,水流明显较快。 这里也是淮河西段比较难以行船的地段,不仅是水流速度,还有山石凸凹,不是本地的行家恐怕难以把握行船安全。 出了牛栏山峡谷,河面骤然宽广,虽然两边岸堤依然是丘陵起伏,却比牛栏山峡谷要安全的多。 穿过牛栏山峡谷的淮河水,需要经过将近二三十里路程的奔波,才能逐渐真正平静下来。 河水带来的泥沙逐渐塞满两岸,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的河道,从这里开始积起了一段一段的淤积荒原。 一直到几百里以外的寿州,河道渐宽稳定,平均的水深也就两三米的样子,遇上秋冬枯水季节,甚至只会堪堪淹过马背。 每回金国南下,大都是从寿州开始。 当然,宋朝的北伐也通常会选在这个地方,只是几十年来没出现过几次而已。 所以宋金两国决定在寿州建立椎场,在便于互相贸易的同时,也担负着金国跟宋国互相监督提防的职能。 国与国之间,只相信实力。 而在国与国的争锋战争之中,百姓通常是第一个被牺牲掉的。 牛栏山峡谷往外五里地,淮河边上乱石散布,不算平坦,不过也没有太过突兀拔萃的小山。 这里河道宽度大概有三百多米,接近四百,相对峡谷里的河水流动速度降低不少。 一些有经验的师傅,在这段河面已经可以操控木筏,借着水流轻松走着斜面的航路摆渡到对岸。 牛栏山峡谷往外,牛栏山的山体向南斜着穿插了过去,像一个大号的牛尾巴一样蜿蜒崎岖。合着淮河水,天然围出一块不小的地盘,有石头,有水源,却是三不管的地带。 这里要不是处于丰水线附近,经常在雨季被暴涨的淮河水冲刷,倒是一块风水宝地。 白手良准备建立的城镇就选在了这里。 白守良不怕雨季的洪水,这里其实地势足够,无非是多花点力气建设一下。只要能拦住丰水期的河水倒灌,山水相夹,是个易守难攻的好位置。 背山靠水,颇有点进退自如的格局。 隔着淮河南岸一里多路,白手良规划了一个两百米乘以两百米的范围,离着牛栏山也有将近一里多路。 要想富先修路,做工程也是这样,有条方便的路总能事半功倍。这个时代别说是这种荒地,连雁石镇都没有几条好走的路。 这河滩上沙石不缺,选的地方离河远了点,还好周边倒是有不少积水的坑洼,多多少少加起来存了不少雨水,建个一期的城寨问题不大。 白守良借鉴了南方的围堡样式,他有水泥,倒不用一定跟原版的围堡一样建个圆形的堡垒。 整体还是一个四方的城墙,内面借用城墙做为背面建起错落有序的两层楼房,既可以住人,也方便防守。 城门,墙垛,哨楼一个不少,五十公分厚度的混凝土城墙加上将近五六米的高度,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铜墙铁壁一般的存在。 先做了一个十字交叉的三米宽水泥主路规划,再沿着画好的路基围出一个边长两百米的围墙基脚。 按围墙的方位留好大门的位置,沿着围墙设计了错落有致的宿舍楼房和各种功能的仓库房屋备用,既节约了建筑时间,又能省一部分材料。 先在施工的位置用木头架了一个十米高的了望台,留了一个机灵的伙计值守,可以看到周边十来里范围的状况。 刘二旦有前面操作水泥的经验,只要积累好沙、石、水等原料做好准备,他有信心在五天里修好这个城墙,有了城墙就不怕任何人来侵扰。 白守良教给了刘二旦一些分段施工的管理办法,另外还准备了肉食、米面、衣物、铁器等奖品,用来奖励那些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的施工队伍。有了在牛尾寨搭伙吃饭的经验,这些人积极性高涨。 牛尾寨大气,在吃食上从来没亏待过大家。 有水泥上场,黑牛城最先命名的十字大街开始浇筑,有足够的砂石就地取材,这些天已经被锻炼出来的施工小队伍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有序的平整地面,搬移山石,混合砂料,装订模板,灌装混凝土。 黑牛城正式开始建设。 刘二旦他们好奇的问:“这个城我们真的能够建成吗?” 白守良信心十足,充满雄心壮志说:“这只是一部分,我们还要建更大的城,以后你就是城主,我们来收税。” 刘二旦小脸一红,连忙推辞: “当然是白大哥来当城主啊!” “现在的生活像就像做梦一样,生怕哪一天梦就醒了,我就盼着白大哥把这个城建得又好又大,只要给我饭吃给我肉吃,我就带着大家把这个城守好。” 钱老头看着刘二旦真诚的眼睛,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他没有霸着自己所谓寨主的身份占什么大义名份。 不管是什么原因,寨子的变化终究都是白守良带来的,没有他,牛尾寨还是那个吃草根啃树皮朝不保夕的小团伙。 这一切都应该是白守良应得的,白守良必须当这个城主! 也只有白守良但这个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