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辩论 (第1/1页)

好书推荐: 仙堂

白云小学大礼堂,在黑牛城众多建筑之中,室内面积仅比新的大宗交易中心稍小。 将近一千平米的双层开阔穹顶设计,形成了足以容纳一千多人的大会场。 新的大宗交易中心大厅面积比这还大,但同时也多了不少梁柱,保证开阔的同时,整体的视线难免受到遮掩。 而小学大礼堂,靠着钢筋水泥的建筑经验积累,已经能做到制作这么大的空旷环境,能把立柱优化到六根的水平,极大的减少了内部支柱结构。。 工程队里有点经验的老师傅,还准备做更大的室内场地,被白守良阻止了。 没必要将精力和技术消耗在这种需求不算太大的事情上。 有些震撼,不需要靠大房子来证明。 靠着学校官方的支持,郑新和那位学校夫子的辩论会就选在这个地方开始。 辩论的代表,各行各业的代表和坊市报名筛选出来的旁听人士共计六百多人进入到这个礼堂,成方形阶梯状的内部装饰,让第一次到这里的人感受到了黑牛城技术的魅力。 整齐,宽敞,虽然不知道这样布置的其中道理,但只看这么严整的内部空间,就有一种特别厉害的感觉。 早有学校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帮着把人群引入了阶梯式的座位,一大圈座位之前,就是一面空旷的平台,那就是辩论双方展开舌战的地方。 挨个落座之后,还没从庞大建筑的好奇惊喜中缓过神来,另一个更神奇的东西让大家一时间吃惊的都忘了如何说话。 “安静,大家先安静一下!” 洪亮又清晰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算不上震耳欲聋,可任何一个位置的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安静一下之后,带来是更大更密集的嗡嗡声! “这是什么声音?” “这是什么东西?” 有熟悉教育部部长吴水生的,大概就知道这是吴水生那个略带一点嘶哑的声音。 可这个声音如此之大,又让熟悉他的人,又有点把握不定。 吴水生已经五十出头,扯开了嗓子喊,也不可能喊出这么大的声音。 中气十足不十足另说,语调都没有多大起伏,简直就像是在自己耳边不远的地方说话一样。 还好,来的众人都算是黑牛城中有点见识的人,这么长时间里,大多对黑牛城里层出不穷的奇怪事情有了不错的免疫力。 黑牛城请这么多人来旁观什么辩论,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又有新玩意出现了。 电动车开始出现的时候,着实吓了不少人一跳,不用人推马拉,自己就能走,速度不慢,载货量不小。 最开始一些没什么见识的百姓,差点把它当成神兽来跪拜。 之后,还是学校学生、工程部、宣传部和黑牛城日报仔细介绍,才让大家明白这就是个喝特殊油水的机器,跟什么神佛一点边都挨不上。 连续展览了十天,让感兴趣的人都试驾或者触摸之后,电动车才在大街小巷里普及开来。 大家才知道这玩意力气大,看到的时候,至少要躲着点,电动车可不认得你叫张三还是李四。 真刹不住车冲撞了,受伤受罪的还是自己。 有了电动车的例子在前,这个叫做喇叭或者音箱的玩意,只是引起了一阵惊叹之后,就让大家安静了下来。 今天的重点是辩论。 关于短发的正确与否。 有了话筒和音箱,台上的声音能够让到场的所有人都听的清楚。 作为主办方的学校负责人吴水生大致介绍了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再讲了一下本次辩论的规则,就将发言权交给了辩论双方。 这回辩论的主题是短发不是自由,最先发言的是正方,也就是夫子一方。 身材略瘦,脸颊微鼓,两尾鼠须,一副青色方帕头巾装束,明显书生打扮的赵姓夫子今年三十七八,算是黑牛城里学校第二批招募进来的教员。 来自南面的赵夫子一开口,操着一口浓烈的临安口音,话语却铿锵有力,其中带着满满的自信。 从洪荒讲到帝王,从上古之礼讲到人伦纲常,论述和举例全都朗朗上口,听的下面一些有点年纪的观众们全都跟着摇头晃脑,不时的点头示意和鼓掌激励。 从古至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于礼数,总有些脉络相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是千年来先贤智者总结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 而发式,就是孝的一种体现。 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长篇大论吧啦吧啦连绵不绝,若不是首席发言限定了三分钟时间,赵夫子恐怕要把这些天积累的怒火全都在台上散发出去。 这可是将近千人的会场,平时哪有机会有这么多人安静的听自己发表言论。 这种场面,放在其他地方,那是只有大贤者才有的待遇。 轮到郑新同学发言时,主要论述的观点是日新月异,每一种道德认知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