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西边和北边的消息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蒲速烈武安关心的黑牛城铁料产量这些事情,早已不在白守良的重点注意范围。 白云镇随着南北铁料和石炭的汇集,加上装备部用上了改进的蒸汽动力设备,大大加强了分选、碾碎、运输、转运、投料、延展等等工序的运转速度,产出数量已经有些赶上广胜军掌控的铁城的三到四成。 若不是道路限制和各项渠道还才展开,这个产量还能继续扩张。 采用原料换成品的加工方式,大大增强了矿石的储备。 靠技术挣钱,就是这么爽利。 在和淮河两岸各方势力加强贸易往来的同时,往西和往北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消息传来。 往西,跨越险峻的牛栏山群山,在淮河支流渒水的西岸,群山里确实有着铁矿的痕迹。当地人费点心力,运气好也能找到几块带着浅褐色锈迹的石头,拿到铁匠铺,多少能换点铁料。 只是,大块的石头并不好找,找到了也得有经验丰富的铁匠才能把这些石头炼化成粗铁,还是那种不怎么堪用的类型。 总得换算下来,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相比买点成品的铁料,省不了太多。 这也是当地人不怎么醉心于寻找铁矿石的原因,也对外地人不怎么隐瞒这些事情。 也不是没人想过山里可能有些矿脉之类,可一来技术有限,会勘察的人也看不懂这些散落范围达到几十公里的山里,并没有明显的矿脉特征。 二来,铁矿一直是官方专营,私人赎买一点小的坑洞,找的也是好挖掘、成分高、质量好的铁矿,根本看不上这些品味不高的散矿。 要官方来大规模发掘,目前发现的迹象又不足以让人觉得有利可图。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食之无肉,弃之又有点惋惜。 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放任着任凭百姓靠运气东边挖一挖,西边挖一挖,成不了什么气候,也积攒不起来什么规模。 从黑牛城出发往西的探矿队伍,是带着白守良明确的指向的。 大致的河流方向从古至今改变不多,以牛栏山的方位作为对比的标准,要找到霍邱并不太难。 但是,霍邱说是镇,人口不多,周边却是地盘不小。 按照白守良大致的记忆,具体的矿点也不在现在这个霍邱镇,更靠近草湖村的样子。 那里,有一个稍微表层一些好开采的矿点。 如今的草湖矿点,与渒水西岸的霍邱相比,品位质量并没有好上多少,只占了一个埋藏深度稍好,更集中,更方便发掘而已。 南边宋国的盐铁司看不上这些品味的铁矿石,黑牛城却是来者不拒。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精炼不易,对盐铁司来说发掘一下得不偿失的铁矿,到了白云镇,统统掺进大炉子,也能产出点不小的铁料出来。 运用了大型转炉设备,加上焦炭、机械鼓风、金属温度计这些调控的技术,粗劣的铁矿石也能被利用起来。 比不上交换而来的原材料,可真的能用,算得上又一条备用的渠道。 走渒水入淮河是顺水方向,只需要七八个时辰的水路运输,就差不多能够到达牛栏山东面的黑牛城地界,这也是草湖铁矿让黑牛城众人心动的原因。 除了西边来的好消息,北面的消息也不错。 北面的潘集、张集都找到了不少的石炭采挖痕迹,只是由于烧起来臭味刺鼻,才没有大规模运用起来。只有实在没得柴火可用,或者在室外要大规模生火的,才会采挖一些使用。 白守良知道,所谓的臭味刺鼻,那是含硫过多的缘故,还有烧煤若是不注意,燃烧不完全很容易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等气体,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害了人和牲畜的性命,也是百姓避之不及的原因。 这些,对白守良来说根本不是事。 已经试验成功的煤炭炉子早就在黑牛城两座城镇里推广开来,包括所谓的排烟通风除气,预防一氧化碳的科普知识,不仅在学校里讲的头头是道,在外面,也通过宣传部的话剧和其他宣传手段,让绝大部分百姓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无论大家明不明白无味无色的一氧化碳气体到底是什么东西,可只要知道密闭的房间里烧煤容易中毒,使用烟囱排烟,保持一定通风,就能远离这个害人的东西就行。 数万人的生火做饭和烧水,光靠林木柴火,不仅是运输难的问题,还是严重的浪费。 木材可是白守良细水长流的系统资金来源,怎么可能让大家白白的烧掉,只为了烧水取暖之用。 普通的灌木之类,他不在乎,但周边比手臂更粗的各种实木,还有巨木,都是白花花的钱呀。 所以,一有条件,黑牛城在所辖范围内,早就推广开了煤炉子这种东西。带动了百姓就业,还换了不少扎实的实木。 连远在铁城的广胜军上下,都有些耳闻黑牛城对巨大规整的实木,有点犯了癔症一样的痴迷。 于是,一些规整的实木木材,也变成了交好黑牛城的紧俏物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