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财富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王谦平和白文栋在白云镇及黑牛镇里,以商务考察的名义来回游玩,除了对货品特产的调查以外,更多的关注还是在民生、建筑、设备等环节之上。 黑牛城自用的,全都是最好的。 这样的类似考察,不仅仅是安丰及盐铁司有,其他大点的商队还有金国常驻的联络点,都有动静不小的人马,同样在其中活动。 只要遵守规矩,黑牛城并没有出来干涉。 而两处地方,除了一些紧要之地,也并不过多的阻止外人参观。 就连传授一些离经叛道的文化课程的学校,做好登记之后,也能通行大部分地方。 除了那些看似轻巧实际精密的技术之外,学校就是让王谦平最大的惊奇之处。 这里推行的所谓简体书法,完备的音标标注,甚至还有齐全的字典售卖。 虽然叫字典,但在王谦平眼里,充其量就是个匠气十足毫无灵性的工具,只能查询一些字的读音和大概含义,和儒家的典籍相去甚远,一点讲述渊源来历的文采都没有。 但是,配合那个注音和部首规律,倒是适合初学者自己学习写字。 有点跟三字经一样,简单易学,让学习的门槛一下降低不少。 “大才!” 搞懂其中的运作方式,就算再挑剔的王谦平,也没办法忽视这种带有革新属性的玩意。 并不像其他大户人家子弟一样,会闹出何不食肉糜一般的笑话,王谦平对底层百姓的生活日常有着深刻的认识。 黑牛城的字典,可以说把识字这件事的难度,降低到了普通百姓十来天的收入水平上,实在是一件大善事。 再加上,黑牛城的种种赚钱行当,几乎都和识字率、文化程度挂钩。 可以预见的就是,黑牛城的百姓可以更加快捷的汇集情报,读懂文书告示,理解上传下达的政策,甚至爆发出强大的生产能力。 黑牛城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在经营地盘上,他们是玩真的,且有着完整有效的一套方案。 “大家都低估了黑牛城了!” 王谦平待了十来天,就迫不及待的要回去反馈这个事情。 若是任着那些大人物们的猜测,恐怕会误了大事。 “王谦平这么快走了?” 白守良面前有一份关于王谦平这几天考察内容的清单和报告,虽说放任他们考察,但该有的调查和监视仍旧是不能少的。 周虎主持成立的情报部经验不多,配备了不少专门挑选出来的神秘设备,光是起点就比其他地方高的多。 只是以二把刀水平的入场,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自己地盘,监视几个人的把握还是有的。 黑牛城也真没有水泥制造的工坊,就看王谦平等人到底相不相信了。 估计在新的铁城建好之前,还能有一段安稳的日子吧。 “临安那边的网络初建,拿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是不是加大些投入,接触一些有名有姓的大人物?” 周虎搞情报也有大半年了,被白守良一番教导之下,逐渐把情报网络转入了暗处,黑牛城拨出的经费和装备全都充裕的很。 一番拓展之下,南北的几处大城市都布置了落脚点,按照安全的原则,分开成几条线,互相独立,可以印证消息的同时,还能保证各自的安全。 就是没什么底蕴,这么按部就班的落子,实在是难得及时打探到消息。 这次的刺杀,和后续的影响,情报部的刺探都没多大效果。 就连盐铁司的王谦平到黑牛城七八天之后,周虎才拿到他相关的身份信息。 着实让情报部众人捏了一把冷汗。 周虎知道城主对情报部的期望,不说能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至少,得有及时全面的人物信息回馈,才好帮助黑牛城做正确的决定。 在宋金两国之间,黑牛城始终是实力最弱小的那个。 “这种事情还是做的稳当一点好,以酒楼,茶社,声色场所为依托,我们还有时间!” 白守良也知道让一个一年前还是土匪的家伙转行搞情报,肯定有非常多的困难,人手,资源,人脉网络都得从零开始。 就看榷场这么大的规模,其中经营的有声有色,不说井井有条吧,但大的方向和业务确实是搞得相当稳妥。 黑牛城费了这么大气都没怎么插队进去,只能靠着合作商介入这个庞大的市场。 要不是阴差阳错的在北岸搞了白云镇这回事,能直接和武安石林接触,搞不好这个跨国贸易,还得花费不少时间精力才能走上规模之路。 贸易是这样,国家暴力机器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跑到人家的地盘,腹地之内,玩些探子的勾当,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两边每年抓的真真假假的探子不知凡几,终归说明人家的官府某些方面,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白痴。 “我们只需要知道他们的家族结构,人情脉络,为官立场就足够证明情报部的功劳了,有时候,底层的消息远比高层还准确。大人物嘛,总喜欢玩些遮遮掩掩故作高深的把戏。不管他们怎么说,就看他们怎么做就对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