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生意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宋国缺金银吗? 不缺,以国为单位,再如何,也能凑不少金银出来。 宋国一年的岁入一亿贯出头,凑出点金银不算难事。 但细说起来,也缺。 花钱的地方更多,国库勉强持平,盈余并不算多。 和黑牛城交易,若是能互通有无,减少金银的支出,才是正途。 正好,白守良开出的众多东西里,也有值钱或者不值钱的东西。 值钱的,有古董、字画,只要是名人的作品,都开出不菲的价格。 当然,真正的传世佳品用来做这点交易,稍微有点不值得。 这里面最让王谦平感兴趣的是,清单上面所谓的名人,有些就是不足百年以内的人物,甚至,有的还是现在在任的官员。 不同于其他人喜欢玩的雅贿。 目前看来,黑牛城根本没有什么准备扩展出去的打算,高价收购这些官员的手书,也许有点投机的想法,可总的算来并不值得。 就说辛弃疾的手书,说不值钱吧,大小算是词人和抗金英雄,肯定比一般的人要知名一些。 可也有限。 毕竟,他官位不大,权力太小,为了一个飞虎军的粮草军费,得罪了不少权贵,眼看着没有多少出路了。 没想到,因为他那个词人的身份,被黑牛城的白守良看中了。 一份又一份的手书,直接换了铁甲兵器将近上千套。 还捞到个铁器和各种黑牛城特产在潭州当地的转售资格。 一时间,赚的盆满钵满。 听说辛弃疾现在缺钱了就埋头写上一天各种书信、诗词、手书,派人拿到安丰找黑牛城换钱换物。 虽然手书作品数量多了,这边开出的价格降低了不少,可仍旧不限制的收购。 花费就是几管笔墨,换的却是跟真金白银挂钩的铁器和金贵特产。 简直羡煞了旁人。 不仅是辛弃疾,有宋以来,多位词人诗人的名字都在清单之上。 要说他们亲手书写的诗词作品可能有限,但耐不住其他书信、凭条都算。 这才数十年前的人物,就算他们后人不肯出售,可流落在外的也不在少数。 全都能换不少钱。 远远超过盐铁司等人的预计。 搞的官家皇帝,也有些心动,几幅手书换个万两财富,是个人都应该动心了吧。 最后是被劝住了,才没有急切的来写一幅字来换钱。 这也说明,黑牛城人傻钱多的特点,连官家皇帝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名人字画手书,还有些正常的东西,算是容易交易的物品。 比如玉石、药材、名贵树木等等,收购清单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若是不懂其中门道的,还以为黑牛城是专门收些杂货的。 因为,宋国最主要的丝绸、瓷器、茶叶,反而在黑牛城这里不怎么受欢迎。 要的全是些小众一点的玩意儿。 盐铁司也不挑,能换到正经货就行。 安丰军的白文栋也没怎么摸清楚黑牛城的口味,更不要说新来的王谦平了。 纳闷归纳闷,生意照常做。 正是因为王谦平后面有更多大佬支持,远比安丰军的能量大的多,这回白守良甚至把原生海鱼都加了上去。 海鱼,这也是以前白守良没敢轻易加上去的。 这个时代,没什么污染,海洋里的海货反而不少。 零星的一些弄到过,在系统里的标价不低,远比原木这些玩意儿价格高的多。 也就是身处安丰,顺着淮河也能直入大海。 可原来的安丰军,哪里有这么大能耐打通这么长的环节。 再有,从大海边到黑牛城,一路是顺畅的水路,却是逆流,没有厉害的船家和人力,这一路走下来,七八天不算稀奇,十来天也算正常。 海鱼,特别是新鲜的海鱼,可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不新鲜的海鱼,那可卖不上价钱。 白守良用来做实验的海鱼,都是靠着花了大价钱,才让金老头跑了这一趟。 就一趟,还花费不菲。 不仅用了大组的电池和制冰设备,路上还和至少三路的水贼打过交道。 太费心了。 再有,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厉害的海船,要捕捞海鱼也是不简单。 靠运气不说, 还得靠充沛的人力物力。 那些人,直接把海鱼在沿海出售,最多送到临安就能赚钱了,没人起心思再往西边送。 卖不出价格,也费心费力,自然不在白守良的首选当中。 王谦平来了自然不同! 这不是一趟海鱼的生意。 白守良不准备出去自找没趣。 真出了黑牛城,就以大势力动不动就玩刺杀的路数,身为穿越者也挡不住人海战术。 为了及时送海货,那就得成套得把电动船舶,制冰机器甚至捕捞渔网之类的分发出去。 这些大玩意,以现在捕鱼业的规模,恐怕没有几个玩的起。 但是不怕。 黑牛城钱庄早就等着这样的大生意呢。 什么生意还能比金融生意更赚钱呢?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