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军售 (第1/1页)

好书推荐: 仙堂

对讲机,是真的神奇。 在黑牛城里,这是仅次于电灯的玩意,让人沉醉。 因为其他特殊的东西,都不能如此直观的让人感到震撼。 只要有电池,接通两根电线,就能亮如白昼。 至于原理,要是赵小树来讲,可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其中的道理。 当然,也没多少人能听得懂。 不懂这些道理,一点不妨碍大家使用灯具。 也就是黑牛城刚过冬天,天气还有点寒冷,能在外面走动闲逛的人不多,这才无法见识灯火辉煌的街道是多么的有趣。 就算如此,如今绝大多数的建筑,都安装了简易的供电系统,就连有点钱财的家庭,也至少有一两盏灯具。 阳光明媚的日子,靠着阳光就能聚积能量,用于晚上照明的电量。 没有阳光,也没有关系,就近到充电站,就能换取充满电量的蓄电池,完全足够家里用上三五天。 价钱也不贵。 制式统一,完全的以旧换新制,一点都不怕可能上当受骗! 熟悉了黑牛城这种生活方式,在其他地方就很是不能适应。 那些长期来往黑牛城的商队,以黑牛城的生活为蓝本,犹如童话故事一样,把事迹带到了周边。 最远,甚至有往西夏吐蕃走动的商队,来黑牛城采购不锈钢铁器,香皂,镜子等等玩意。 白守良觉得自己已经有点掌握了文化输出的能力。 他推广了电,于是一系列用电的东西,都开始影响周边的人和事。 反过来,如同反向作用力一样,推着白守良不断的在这条路上继续投入。 由俭入奢易! 有了便捷的通讯传讯方式,自然受不了书信、旗帜、传信等等效率低下的方式。 远的,他影响不了,近的,他不断在加大影响。 电话系统太复杂了,他搞不定,如今的对讲系统,马马虎虎,还能应付。 再把用在船上的那套专业对讲系统拿出来在陆地上用,照样起到了出乎意外的好效果。 安丰军看上了,王谦平看上了。 不出预料的,武安和石林也看上了! 既然已经准备在船队上大批量安装,那就不能以数量太少技术太复杂这些原因忽悠感兴趣的众人了。 于是,一批专用的船用对讲机系统,成了第一批正式的军售商品。 以前,黑牛城也出品过蒸汽机、武器兵刃、铁甲装备这些,随后都是跟随蒸汽机系统,分发到更小的炼铁作坊里去,发挥着销售渠道的作用。 蒸汽机,也被发掘出更多的用法。 有最传统的用来发电,用来炼铁的。 有用来抽水灌水的,还有用来脱粒加工的。 如同被开启了动力源泉一样,官方的,民间的,都涌现出来超多的想法和用途。 通过安丰和代理出售蒸汽机的销售渠道,征集上来很多方案,只要被验证能够满足一定行业需求和用途的,真实存在市场推广价值的,就奖励一到十台蒸汽机及至少数百两银子奖金,并优先聘用为设备顾问。 若是能到黑牛城,更是有优厚的薪酬,加入设备的预备队伍进修更精湛的技术理论。 不过,更多人还是看中财物奖励,送出去将近一百多台的蒸汽机组,才招揽到三个愿意来黑牛城的技术人才。 其他的,都是当地有点名气的技术匠人。 一台蒸汽机组,小点的也得五六十两银子,功率大点的,两三千两也有点打不住。 二十多万两银子花出去,让只要有蒸汽机的地方,就有无数黑牛城的粉丝。 这些人,也许不情愿跑到国境线上不清不楚的地方生活,但不妨碍他们热爱和追求黑牛城宣扬出去的生活方式。 可是,这么多技术人员和精湛匠人一起,都没办法复制和破解黑牛城加在蒸汽机上的核心零件。 还有,和对讲机比起来,蒸汽机的技术就是个渣渣。 蒸汽机的铁壳子和烧水理论,脑筋灵光的多想一想能有点思路,换成对讲机,那就简直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犹如神迹! 这就跟仙人传说里的百里传音仙术一般。 但稍微了解一点黑牛城的人就知道,这不是仙术。 若会仙术,也不会被逼的北上白云镇。 那只能说是如今大家还不懂的技术。 因为对讲机,还需要电,而电,晒太阳就行。 就连好奇听了几节物理科普课的王谦平,大致也能说出,太阳发出光和热,光和热照到身上暖洋洋,照到黑色电板上,这种热就转化成了能量,这个能量就叫做电。 然后,电就可以做很多事。 比如电灯发光,电机转动,对讲机对讲,等等。 这很合理吧。 不合理也必须合理了。 没人希望自己是个傻子。 虽然新到黑牛城的人,都会有那么一个时期怀疑自己是个傻子。 培训班又扩大了。 不过这回来培训的人有钱,直接捐钱捐物,还报了最贵的培训课程。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