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上位 (第1/1页)

盐铁司和黑牛城的铁城新建协议一达成,其实就相当于宣告王家的产铁业务基本没有了未来。 黑牛城不可能跟王家继续合作了。 无论是王家曾经花钱鼓动安丰军的事实,还是在刺杀事件中的嫌疑问题,都让王家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 有点脸面和背景的大商家,有意无意的居中说和,也没有得到黑牛城的回应。 就连王谦平委婉的提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管这件事了。 大人物的交代已经做了,无奈黑牛城不接受,也就不能怪罪王谦平不得力了。 合作建设铁城,兴建码头,开拓水路这些业绩展现出来,谁都不能抹杀王谦平的功劳。 这些才是赚钱的大头,何必再怼得黑牛城心生反感呢。 直到寿州码头开工,自知已经没有回转余地的王家,全面撤出了榷场的铁料业务。 只留了一些药材、牛羊牲畜这样的边角生意,仅仅保留着榷场的商道罢了。 至此,所谓榷场五大家族,盐茶铁马粮中的王铁,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退出了寿州豪商之列。 顶替上来的,就是曾经王家的对手,有着王铁陈钢之称的抚州陈家。 陈家上位,盐铁司同样乐见其成。 以前支持的王家虽然孝敬颇多,走到这个局面有些出乎众人意外。 但局面已经如此,再转而支持陈家,同样少不了那份利益。 甚至,有了黑牛城的技术支持之后,如同白守良说的那样,烧饼做的大了,虽然分的人多了一些,可每个人能到手的那一份,也会比以前多的多! 只需要稍微计算一下,数据不会骗人,没有其他意外干扰,白守良的话将百分百实现。 盐铁司现在要做的就是,放下成见好好合作,避免所谓的意外,等着收获就行。 这回寿州码头开建,连带着物流中心合股投资,新晋成为五大家族之一的陈家家主陈元启,还有一直和黑牛城联络交流的陈鸿文纷纷到场,为这个项目站台表态。 有宋国官方背景支持,又有黑牛城技术和材料援助,傻子也知道怎么选。 陈元启创业以来,和王家的纠缠反反复复,虽然没有到那种被压着打的程度,但至少,还手之力是没有多少的。 自从陈鸿文代表陈家赴安丰军的邀请,在安丰建了铁城之后,一直在炼铁行业稳扎稳打,消化高炉、平炉炼铁技术,还有蒸汽机的完善改进,整个陈家都受益良多。 在这场合作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利益既得者。 作为家主,最能感受到陈家在整个铁料生意里获得的助力之大。 也因为这个原因,陈元启早就准备去黑牛城拜访一下相关高层。 无奈,后面遇到黑牛城退守牛栏山,北渡淮河新建白云镇,变得和金国的人打的火热,一时间搞的陈元启不敢再多做接触。 弄不清楚风向,在安丰军眼皮子底下再和黑牛城接触,搞不好就有通敌卖国的嫌疑。 陈家经不起这样的风浪。 后面风向再变,盐铁司接管了安丰铁城的大部分项目,王家本就是盐铁司推到前台的耳目,作为对手的陈家再凑上去就有点没有自知之明了。 错过机会,让陈元启一直觉得,自己运气好像一直不怎么好。 陈家好不容易等到这样一个机会,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又变了对手的底牌。 直至后面峰回路转,王家不知怎么得一定要和黑牛城死磕,其中的缘由,外面只是有个大概的流言,根本没什么准信。 但黑牛城和王家不对付肯定是真的。 陈元启再不犹豫,由侄子陈鸿文引荐,见到了黑牛城的城主白守良。 老少相谈甚欢。 一个满肚子的纸上谈兵,一个是做了大半辈子炼铁打铁的技术人员,居然也能讲到一块去。 由陈家顶替王家的位置,在白守良看来肯定是十分划算的。 两者本就在安丰铁城的兴建和运营项目上接触比较多,合作也算愉快。 有了这个基础,加上陈家对自己家族的位置和态度摆的非常稳妥,让白守良也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既然是合作,肯定挑一个态度良好,配合默契的作为合作伙伴最合适了。 一番操作之后,寿州码头项目即将落实,而有白守良在后面极力推荐的陈家,就作为盐铁司新的铁料代理人,走上前台,正式在寿州榷场上位。 新旧交替没有传说中的刀光剑影。 愿赌服输。 陈家接收了王家在寿州的全部铁料生意,只给对方留了一些牛羊牲畜、药材等等普通业务的店铺,给王家留了一点后路。 也算是给王家后面的盐铁司另一派大佬们留了点脸面。 任谁都知道,有黑牛城在这里一天,王家的业务也就只能保持在可有可无的状态,再没有多少翻身的可能。 得了这么大好处的陈元启,自然双手赞成黑牛城对寿州的开发计划。 无论是码头还是物流中心,都是举双手赞成,愿意出人出力出钱,任凭调派安排。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