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吉言 (第1/1页)

好书推荐: 仙堂

寿州这边的动静很大,债券销售的情形如此火爆,瞒不住在榷场经办各种贸易的金国人。 消息很快传到了凤城。 武安和石林听说之后,既意外又不意外。 他们也参与了白云镇的培训项目,知道黑牛城后面会有一系列的开发动作。 石林可是预约了参与项目的资格。 只不过金国这边做惯了贸易,省事,简单。 这些天过去了,到了现在,还在商讨该拉拢哪些人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建多大,投入多少的问题。 凤城矿山资源有限,又有防备寿州的军事责任在身,眼下靠着倒卖黑牛城特产赚得盆满钵满,对什么开发项目关注度不高。 自然不意外寿州同样也有开发项目。 寿州有榷场资源,还靠着淮河,有水路优势,动静大点实属应该。 他们意外的是,黑牛城说开发就开发。 这才多大点时间,都不够吵架的,寿州眼看着要开工了。 过了榷场,石林也不方便再往南跑,去现场看看实际情况。 还好,他手下有谢家兄弟可用,派他们去南边正合适。 谢家兄弟孤身两人,没多大羁绊,在雁石镇的时候做点生意,赚的钱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 当初发下的豪言壮志却很难实现。 开辟族谱从自己开始的安丰谢家的愿望,也随着北上开封而逐渐消散。 有时候高兴透顶了,人就会从高处跌落,倒霉到底之后,反而会有点转运,使得财运提升。 被石林从开封带到凤城,谢家兄弟并没有吃多少苦。 相反,石林为了和黑牛城做生意,把跟白守良是旧相识的谢家兄弟照顾有佳。 后者也没有让石林失望,谈下来的生意规模、特产种类全是最高等合作伙伴才有的待遇。 其中有石林背景的原因,当然也有谢永安兄弟俩沟通顺畅的原因。 顺带的,石林也大手一挥,允许谢永安跟着做点生意。 靠着黑牛城和金国贸易的规模,就算是顺带的一点生意,也让谢永安吃的满嘴是油。 至此,谢永安是离不开这棵大树了。 原本,赚了不少财富,经常抛头露面的谢永安觉得自己没有回头路了,只能劝弟弟谢必安拿着大半的钱财回宋国,把那个心心念念的安丰谢家建起来。 谢必安满脑子功夫棍棒,此时也明白哥哥是想给他洗白,免得两人都在金国做事,辱没了祖宗出身。 只不过和他哥哥想的不一样,这些时日他过的无比舒服,根本不想去宋国再见那些恶心烦人的亲戚。 他觉得,自己的亲人就只有自己的哥哥一人而已。 什么狗屁安丰谢家,对他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在开封的时候境况不妙,稍微受了点欺压。 到了凤城,有石林在后面罩着,又有黑牛城的老朋友关照,日子过的舒服极了。 手痒了就和一些同样看家护院的武士,甚至军中的好手比试一番,还能借到军中的良马奔腾驰骋,任谁都能高看他一眼,一点都没有身在他乡的感觉。 新认识的几位好友,豪爽实在,说话做事爽直利落,比原来在谢家逼着哥俩读书认字磕头跪拜的族人好相处多了。 甚至,还勾搭上一两个胸鼓臀大,模样俊俏的女丫鬟,生米早就做成了熟饭。 都是原来宋国遗留在北地的百姓后人,若是有了身孕,他不介意迎娶过门,在这边开枝散叶。 也许还有那么一点点异乡风俗习惯的差别,但凤城这边受到黑牛城的影响实在太大,渐渐的模糊了其中的差异。 谢家兄弟还有个打算,若是金国人再有异动,大不了直接躲进黑牛城去。 都是老相识了,拉下面子去求一下白城主,应该不是问题。 有黑牛城做后备靠山,想来石林和武安看在这半年赚的钱财上,也不可能追着两个宋人不放。 有了这个心思,谢必安把话摆开了给自家哥哥说清楚,谢永安也不再强求。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在凤城干的好好的,自然不想浪费大好时机。 凤城,凤城,赤凤之地,很合谢永安自己喜欢的火炎属性。 福地呀。 谢永安被石林派到寿州转了一圈,大致摸清楚了本地商人、几大豪商家族、盐铁司以及黑牛城勾搭在一起的开发计划,很是眼热。 不过再羡慕也没办法,以他现在的身价和地位,还参与不到这样的大事件里,只能趁着热闹,也买了两千多两的债券,聊胜于无。 寿州这边的项目掺和不进去,后面凤城大概也会参照这边,新建一个所谓的物流园区。 这就是谢永安的机会了。 于是,他更加仔细的打探其中的细节和经营手法,作为自己的底气,将来再助力蒲速烈石林的产业更上一层楼的话,弄个凤城谢家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钱够多,势力够大,两边下注的大家族不多谢家一个。 只要弄的好了,有的是人跪着舔着,也要巴结着续续族谱。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